念奴娇 送外北上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别离已经是我们的习惯,尤其是在春天的尾声,伴随着凄风冷雨。让我们举起酒杯尽情地喝,不要浪费伤感的言语。柳树轻拂水边的小亭,花瓣飘落山间的客栈,请珍视这漫长的旅程。虽然她身体不算强壮,但学会支撑这个家已是今日的标志。白发苍苍的母亲在守候,阳光照在他们身上,请你回头看看。即使家里贫困,希望得到一些温饱,但你应该明白弯下腰并非出于羡慕。封诰中的荣誉是真切的,驾着简陋的车子也是快乐的,只期望你回家的路上没有任何阻碍。听那树林之外,杜鹃鸟的声声哀鸣,显得多么痛苦。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念奴娇:词牌名,有平仄韵两种格式。
2. 送外北上:词的标题,指送别丈夫北上离家。
3. 谁惯:习惯。
4. 春暮:春天的最后阶段,即晚春。
5. 酌金尊:斟满酒杯。金尊,指酒器。
6. 须痛饮:要痛痛快快地喝酒。
7. 絮:重复罗嗦。
8. 伤心软语:令人悲伤的话语。
9. 柳拂津亭:杨柳拂过渡口的小亭子。
10. 花飘山店:花瓣飘散在山间的旅店。
11. 珍重:保重,珍惜。
12. 长安路: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的大街,这里泛指京城的街道。
13. 妇虽非健:作为妻子,虽然身体不算强壮。
14. 学持:学着支撑。
15. 今日门户:现在的家庭生计。
16. 白首慈亲:头发花白的父母。
17. 双双黄日:老夫妻两人白头偕老的日子。
18. 漫回头顾:请不要轻易回头看。
19. 家贫希斗粟:家境贫寒渴望获得一斗米。
20. 须识折腰非慕:要知道弯腰向人并不是因为羡慕。
21. 凤诰:皇帝的诏书。
22. 诚荣:确实光荣。
23. 鹿车亦乐:《列女传·巢许双木》载:巢父与许由让天下,许由以天子之贵不稀罕,而巢父却以天子之尊为乐。这里表示皇帝也不足为羡。
24. 但望归无阻:只希望丈夫归来时路途没有阻碍。
25. 林外:树林外。
26. 子规啼血:杜鹃鸟在树上哭泣到吐血,这里形容极度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的是离家远行时妻子与亲人的担忧和期待。上阕写离别时的场景,通过“别离”的无奈及“春暮、凄凄风雨”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下阕则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并鼓励丈夫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要忘记家庭的责任。末尾以杜鹃鸟的啼血表达出离别之苦和对重逢的期盼。整首词情感真挚,用词精炼,是一首令人感伤的离别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送外北上》是南宋词人张素的一首送别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左右。当时正值金国南侵时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社会动荡不安。
在那个时候,张素的生活经历也非常丰富。他的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幕僚,后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文人雅士。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之下,张素写下了这首《念奴娇·送外北上》,以表达对挚友的离别之情和对外敌侵略的忧愤之情。这首词通过对北国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友人英勇赴敌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南宋人民在金国侵略下的苦难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