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外

标题包含
野外
野外望中阔,遥山宛转随。 小溪芳草合,高树古藤垂。 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 回头失归路,还问老农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野外视野开阔无边,远方的山脉蜿蜒连绵。 山间小溪与绿草交相辉映,高大的树木与古老的藤蔓低垂相接。 飞鸟掠过激起疾风,云朵飘过山岭似乎行进得有些缓慢。 回头看去,已迷失了来时的路,只好向路过的老农请教归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野外:指远离城市,自然环境中的地方。 2. 望中:视野所及之处。 3. 遥山:远处的山脉。 4. 宛转:曲折环绕的样子。 5. 小溪:小河。 6. 芳草:香花芳草。 7. 合:连接在一起。 8. 高树:高大的树木。 9. 古藤:古老的藤蔓植物。 10. 垂:向下悬挂。 11. 鸟过:飞鸟飞过。 12. 惊风:突然吹来的风。 13. 云行:云朵飘行。 14. 度岭:翻过山岭。 15. 迟:缓慢。 16. 回头:回过头来。 17. 失归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18. 老农:年老的农民。 19. 知: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野外》描绘了自然田园的美丽景象,诗人吴沆通过对远山、小溪、芳草、高树古藤等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野外的广阔与生机。诗中的“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飞鸟和流云的速度进行了对比,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最后两句“回头失归路,还问老农知”则表达了诗人迷失在野外的美景之中,只能向当地农民寻求方向的心情,从而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外》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吴沆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7年前后,正值宋金和议期间,社会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百姓疾苦仍然严重。 吴沆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目睹了战争的创伤和人民的生活困苦。他的诗文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 这首诗《野外》正是通过对野外美丽风光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宁的期盼。然而,在诗歌的背后,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