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元可赠别

标题包含
和元可赠别
惟怜踪迹负平生,愧予秋空万里清。 体道信能忘聚散,论交曾复俟将迎。 愁多人物输前辈,恨有天公也世情。 阳羡买田虽旧约,虞歌喜起欲谁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遗憾我这半生都在奔波忙碌,辜负了大好时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我感到愧疚。 坚信领悟了人生的道理就能看淡聚散离合,与朋友交往也会保持平和的心态。 忧愁太多让我自叹不如那些前辈,尽管天公无情却也是世事常态。 在阳羡购买田地是以前的约定,如今高兴地唱起了《虞歌》,想要和谁一起共享这份喜悦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惟怜:即可怜。 2. 负平生:指辜负了一生。 3. 秋空:秋天的天空。 4. 体道:体会道理。 5. 信能:确实能够。 6. 忘聚散:指忘记相聚离别的烦恼。 7. 论交:谈论交友之道。 8. 俟将迎:等待迎接。 9. 愁多:指忧愁太多。 10. 输前辈:输给前辈。 11. 天公:指天。 12. 世情:世俗之情。 13. 阳羡:今江苏宜兴市。 14. 买田:购买田地。 15. 旧约:以前的约定。 16. 虞歌:虞舜之歌。 17. 起欲谁赓:谁又能接替虞舜之歌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季宣写给朋友的离别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深深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惟怜踪迹负平生,愧予秋空万里清”,诗人用“负平生”来形容自己过去的岁月中错失了与朋友相聚的机会,深感遗憾。而“愧予秋空万里清”则通过秋天晴朗的天空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清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体道信能忘聚散,论交曾复俟将迎”,诗人认为,真正体悟到人生之道的人能够忘怀聚散,即使面对离别也能够泰然处之。同时,他也提到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去迎接他们的到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离别的豁达态度。 颈联“愁多人物输前辈,恨有天公也世情”,诗人感慨自己不如前辈们那样洒脱,在面对离别时还是会感到忧愁。同时,他也感叹天公也无法摆脱世俗之情,说明离别是人类共有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绪的反省,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洞察。 尾联“阳羡买田虽旧约,虞歌喜起欲谁赓”,诗人提到在阳羡买田的约定虽然是旧时的,但现在想起仍然感到喜悦。这里,诗人用“虞歌喜起”表达了对友情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希望有一天能与朋友再次相聚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这首《和元可赠别》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可考。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民生凋敝,战乱不断。诗人薛季宣身处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时,薛季宣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虽然学识渊博,才情出众,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时期,他的挚友元可即将离去,这使他更加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篇,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代的忧虑。 薛季宣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末年。当时,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渐崛起,对南宋形成巨大压力。为了抵抗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军事建设、整顿内政等。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南宋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在这首诗中,薛季宣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命运的担忧。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时代风云的感慨。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展现了南宋末年社会的风貌,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