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
兑悦无如会友朋,况多吟咏思飞腾。
埙箎雅正无它间,孔翠光华不自胜。
好事僮儿歌已远,争传牋纸价还增。
群居岂弟吾儒行,邹鲁风流喜重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兑悦:快乐喜悦的心情。
2. 埙箎:比喻兄弟和睦。埙和箎都是古代乐器名。
3. 孔翠:孔雀和翡翠,比喻华丽珍贵的东西。这里指诗稿的光彩。
4. 好事:喜欢传播消息的人。
5. 已远:已经远去,意指童歌的回声已经过去。
6. 笺纸:书写用的纸张。
7. 岂弟:安乐,喜悦。
8. 邹鲁:邹县和鲁县,这里代指文化兴盛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韩绛在与友人唱和诗歌时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首联“兑悦无如会友朋,况多吟咏思飞腾”,描绘了与朋友聚会的乐趣,尤其是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情。诗人以“兑悦无如”来形容与朋友相聚的快乐,表明这种快乐难以言表。而诗中的“吟咏”一词则展示了他们沉浸在对诗歌的热爱之中,并使思绪如腾飞般自由驰骋。
颔联“埙箎雅正无它间,孔翠光华不自胜”,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此间的和谐氛围中互相欣赏和赞美,他们的作品如同精美的孔雀翠鸟一般,散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彩。其中,“埙箎”和“孔翠”分别指的是两种古代乐器,象征着诗人们在交流中产生的优美诗篇。
颈联“好事僮儿歌已远,争传牋纸价还增”,描述了诗人们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传唱的故事。“好事僮儿歌已远”意味着他们的诗歌已经流传开来,被人们广泛传颂。而“争传牋纸价还增”则暗示了这些诗歌的传播带动了诗人们声誉的增长,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产生了更高的价值。
尾联“群居岂弟吾儒行,邹鲁风流喜重兴”,表达了诗人们在这股诗歌热潮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以及对自己能够继承儒家传统的自豪。其中,“群居岂弟吾儒行”意味着他们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展现出了儒家的精神风貌;而“邹鲁风流喜重兴”则是用邹鲁(孔子故乡)作为象征,表达了他们对于诗坛繁荣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绛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年)。
在这段时间里,韩绛作为苏轼的好友和政坛盟友,频繁参与政治活动。他在诗歌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但并不以诗名世。他的诗歌大多抒发了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忧虑。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中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教育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然而,科举制度仍然存在许多弊端,官僚腐败现象严重。这使得韩绛等士大夫对现实感到不满,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善社会的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