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复修府学故事

标题包含
复修府学故事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嶲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勌,岷峨秀气与云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文翁石室已历经千年沧桑,世事变幻如水流不息。 两地英才秉承学术精髓,朝廷因此人才济济。 太平盛世之际,礼仪制度应传承发扬;文化繁荣时期,文学创作需精益求精。 师生共勉,砥砺成才,期待岷峨山水间的才情蔚然成云。
去完善
释义
1. 文翁:指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他在成都建立学校以教育人民,被后人赞颂。 2. 石室:文翁建立的学舍之一。 3. 贤嶲:指汉代蜀郡太守的贤能属官,包括任公、张叔、杜本等。 4. 太平:此处的太平是指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景象。 5. 典礼:此处的典礼是指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仪式规定。 6. 盛际:此处的盛际是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 7. 琢磨:此处的琢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激励和进步。 8.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此处用来代指四川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首联以“文翁石室”的历史悠久,象征学术精神的传承不息,同时也表达了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兴衰的自然规律;颔联则强调了教育在选拔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颈联则表达了在太平盛世里,应该积极传承文明礼仪,同时注重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尾联则以“岷峨秀气”来比喻诗人的求知精神和壮志凌云的理想。全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复修府学故事》是宋代诗人韩绛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韩绛生活在北宋年间,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关注民生,倡导教育,致力于国家富强。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内部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然而,北方的辽国和西夏等国对北宋构成了威胁,边境问题一直是朝廷关注的重要事项。此外,科举制度在当时的文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士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形成了浓厚的士人风气。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作者韩绛看到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恢复和重建地方学府的热切期望。诗人希望通过普及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