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

标题包含
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
圆月吐青□,萧寥天宇宽。凝光与空□,虚寂两无端。露重草衣湿,□□竹泉寒。欲持高洁意,长此共林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亮铺展于宁静的夜空,浩瀚的天宇显得格外辽阔宽广。月光凝聚成空明的光华,恍若置身于虚无寂静的两极尽头。露水沾满芳草,草衣愈发湿润,竹叶上的清泉泠泠作响,感受着寒意袭来。怀揣着高洁的情操,但愿能长久地共享这份林间山峦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指翠绿的树叶。这里的“□”表示缺失的字,这里应填“叶”或“枝”。 2. 萧寥:形容冷清寂静的样子。 3. 天宇:天空。 4. 凝光:凝聚的光芒。 5. 空□:也是形容空旷寂静的地方。这里的“□”也代表缺失的字,可能填“阔”或者“遥”等字。 6. 虚寂:空虚寂静的意思。 7. 无端:没有尽头。 8. 露重:露水很重。 9. 草衣:指用草编成的衣服,常见于隐士或僧人。 10. 竹泉:竹林下的泉水。 11. 高洁意:高尚纯洁的志趣。 12. 林峦:树林和山峦。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中,诗人陈羽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画面。诗中的月光、天空、露水、竹林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首先,“圆月吐青□,萧寥天宇宽”两句表现了月光的明亮和天空的广阔。接下来,“凝光与空□,虚寂两无端”则表达了月光与天空之间的和谐与宁静。随后,“露重草衣湿,□□竹泉寒”描绘了露水和竹林带来的清冷感。最后,“欲持高洁意,长此共林峦”则是诗人通过表达渴望保持高尚的情怀,从而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首诗展现了陈羽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深度和韵味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是唐代诗人陈羽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安史之乱正在爆发,国家处于分裂和混乱之中。 在这个时期,陈羽的人生经历也非常曲折。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因战乱离开家乡,开始了流浪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陈羽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常常在闲暇之余,来到南间寺江边欣赏美丽的月色,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五言秋夜南间寺江尚院玩月一首》就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