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负书

标题包含
示负书
平生万卷漫多闻,一悟中庸得本真。 从此尽将覆醤瓿,只于心地起经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一生中阅读了无数的书籍,知识渊博,如今终于领悟了中庸之道,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从此之后,我将抛弃那些无用的知识,只在心中孕育智慧与谋略。
去完善
释义
【周行己】宋代学者。字恭叔,世称灌阳先生,潭州宁乡(今湖南宁乡)人。早年从杨时学,遍读诸家之说。历任太学博士、教授等官职。以道学名家,为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示负书】即表示放下包袱,舍弃成见,重新审视、理解儒家经典的著作。 【平生万卷漫多闻】我一生读书无数,知识丰富。 【一悟中庸得本真】领悟了中庸之道,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真谛。 【从此尽将覆酱瓿】从现在起,我将把所有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只于心地起经纶】只在心中筹划、安排,以实现心中的理想蓝图。
去完善
赏析
《示负书》是一首表达作者周行己对自己学术生涯反思的诗作。诗中,作者以“平生万卷”形容自己的知识渊博,但感慨于真正领悟真理却源于一悟“中庸”之道。在顿悟之后,他决定放弃繁琐的学问,致力于从内心出发、实践道德伦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学识与人生真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知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负书》是北宋著名文人周行己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1127年,正值北宋时期,此时的中原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们普遍关注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在创作此诗期间,周行己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他虽博学多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此期间,他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他们的交往和讨论为周行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代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在诗歌、散文、书法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周行己深受这些文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尊重,这也为周行己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