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雪忆志康公度元老
正月二日多雪寒,京师道路无日干。
巷南巷北一望隔,出门但见泥漫漫。
归来危坐官屋底,日饱太仓半升米。
相思更觉行路难,蒙垢何当为一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正月初二那天,京城下了很多雪,天气寒冷,使得道路很长时间都未能干透。东西两个方向望去,街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泥巴。我回到住处后,整天坐在这里,每天只吃半升米来充饥。心中挂念的人儿,让我感觉出行更加困难,什么时候才能洗去一身污垢呢?
去完善
释义
【泥雪】指雨雪天气导致的泥泞路面。
【忆志康公度元老】回忆起友人志康公度,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巷南巷北】形容房屋建筑密集的地方,这里借指居住环境。
【但见】只能看到,表示视线所及之处。
【泥漫漫】形容路面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归来】指从外面回到住处。
【危坐】正襟危坐,形容坐姿端正。
【官屋】官员居住的房屋,这里指作者自己的住所。
【日饱太仓半升米】用粮食充足的仓库来形容自己在京城的饮食无忧。
【相思】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行路难】形容出行不易,路途险阻。
【蒙垢】受到污名,这里比喻自己的处境不佳。
【一洗】比喻寻求解脱困境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泥雪忆志康公度元老》是一首描绘雪景、抒发思友之情的诗。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京城正月里的连绵大雪,道路泥泞不堪的景象,同时表现出自己身处其中的无奈与孤独。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抒发了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期盼能有一天洗净身上的污垢,与朋友相见。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愿望,也体现了他热爱自然、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泥雪忆志康公度元老》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为公元1070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政治斗争也较为激烈。
周行己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颇负盛名,他曾担任崇政殿说书一职,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后因故被贬谪至湖北地区。在这期间,他与当地的一些文人士大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志康公和度元老等人。
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诗人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回想起昔日与志康公和度元老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感慨万分。他通过描绘泥雪中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