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昭亭山

标题包含
昭亭山
昭亭载严祠,休祐穰穰布。 森罗绝涧松,盘屈中阿路。 凝眸盼平野,仿佛披寒雾。 水远露微阳,山明照红树。 数尺渔艇归,几点秋鸿度。 唯思圜室静,更祷余粮富。 天末望白云,帝乡深所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昭亭有庄严肃穆的庙宇,福气满满地洒向四方。 参天古松耸立在险峻的山涧,曲折的小径环绕在幽静的树林之中。 举目望去,一片辽阔的原野映入眼帘,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雾。 远处的水面映照着阳光,显得波光粼粼;周围的山峰明亮如画,照亮了那一片片红色的树叶。 几艘渔船缓缓归来,天空中掠过几只南飞的大雁。 我只想在这静谧的庙宇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也期望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遥远的天际,我看到了悠悠的白云,那是我对天堂深处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释义
昭亭: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人文名山,是古代祭祀的场所。 载:在古文中,表示“有”的意思。 严祠:指威严的庙宇。 休祐:吉祥、保佑的意思。 穰穰:形容繁华,人口众多。 森罗:繁茂罗列的意思。 绝涧:陡峭的山涧。 中阿:中央的丘陵地带。 凝眸:集中视线。 平野:平原旷野。 寒雾:寒冷的雾气。 露微阳:露出一点阳光。 水远:水流长远。 秋鸿:秋天的鸿雁。 余粮:剩余的粮食。 圜室:圆形建筑,这里指的是昭亭山的庙宇。 天末:天边。 帝乡:皇帝的家乡,这里指京城。
去完善
赏析
《昭亭山》是诗人苏为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作。整首诗以昭亭山为载体,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首先,诗人在开篇点出了昭亭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以及人们对它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山间松树、道路、远景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昭亭山的壮丽景色。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渔艇、秋鸿等细节,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在诗篇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他渴望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并祈求粮食的丰富,这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最后,诗人眺望天空,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帝乡的向往,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敬意。 总的来说,《昭亭山》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对昭亭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昭亭山》是唐代诗人苏为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世纪,也就是唐代的中期。在这个时期,唐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诗歌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苏为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起伏。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愿趋炎附势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 在唐代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一方面,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对外战争使得国家财力枯竭,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苏为以他的诗才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 《昭亭山》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苏为通过对昭亭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苏为卓越的诗歌才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