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山把蕉叶执笔赞

标题包含
寒山把蕉叶执笔赞
吟诗吟未就,执笔且搜枯。 欲写芭蕉上,依前一字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子益,又称僧子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上的记载较为有限,以下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的简要介绍: 1. 出生与出家:释子益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南汉(今广东一带),具体生年不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尝试朗读诗歌,却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于是拿起笔来寻找灵感。 我想把诗句写在芭蕉叶上,可是似乎还是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我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寒山:即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2. 把:用手拿或握。 3. 蕉叶:指芭蕉树的叶子,这里用来比喻纸张。 4. 执笔:拿着毛笔。 5. 搜枯:寻找枯枝败叶,这里比喻搜寻思路。 6. 依前:依然如前。 7. 无:没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写作时的情境和心境。首先,“吟诗吟未就”表达了诗人尝试写诗但尚未完成的无奈。接着,“执笔且搜枯”则描绘出诗人努力寻找灵感,将心中的诗意诉诸笔端的过程。然而,诗人的努力和付出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因为“欲写芭蕉上,依前一字无”,诗人在芭蕉叶上的创作依然未能成功。这一句通过芭蕉叶的空白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困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山把蕉叶执笔赞》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僧人释子益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禅意的追求。 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争频发。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投身于佛教事业,成为了一代高僧。释子益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此时期出家为僧,潜心修佛,并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 释子益在成为僧人之前,曾经历过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和动荡。这些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世间的苦难,也使他对佛教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因此,他在诗中将书法艺术与禅宗思想相融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