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

标题包含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
陇首名公石,来承圣劄归。鱼龙生意态,钩剑动铓辉。 字得神明保,词惭少女徽。谁家羽林将,又逐凤书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古代石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在诗中,“陇首名公石”指的是古代石碑,“来承圣劄归”则表示这些石碑承载了皇帝的旨意。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石碑上的龙纹和鱼纹,以及剑形图案,这些都是古代艺术的代表。然后,诗人提到了石碑上的文字,认为它们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同时也感叹自己的诗词水平不及少女的美好。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画面,一位羽林将军追逐着凤凰书飞行的方向,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尊重。
去完善
释义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 古代皇宫的书法展览,皇帝在此展示他和大臣们写的书法碑文。 "陇首名公石, 来承圣劄归": "陇首"是地名,"名公石"可能是指著名文人墨客的石碑。"圣劄"指皇帝的谕旨或手谕。这句是说著名的石碑迎来皇帝的谕旨并得以保存。 "鱼龙生意态, 钩剑动铓辉": "鱼龙"形容词藻丰富多变,"钩剑"比喻书法笔画有力。这两句描写的是书法的魅力。 "字得神明保, 词惭少女徽": 这两句是描述书法家技艺高超,而词作者自愧不如。 "谁家羽林将, 又逐凤书飞": "羽林将"指卫队将领,"凤书"象征皇家诏书。这两句表示某位卫队将领也跟随皇帝学习书法。
去完善
赏析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这首古诗描绘了皇家对文人的尊重与恩赐。首联"陇首名公石,来承圣劄归"表明了石碑的意义——承载皇家旨意,体现了皇帝的尊荣。颔联"鱼龙生意态,钩剑动铓辉"形象地描绘了碑上文字和图案的生动,如龙腾鱼跃般充满活力。颈联"字得神明保,词惭少女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书法的谦虚,认为自己的字无法与皇帝的御笔相比。尾联"谁家羽林将,又逐凤书飞"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如同飞翔在凤凰传书的羽林将军一样荣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是唐朝诗人张说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当时张说因才学出众,受到皇帝的赏识,任翰林院学士,并与皇帝关系亲密,常参与朝政决策。 在张说的这个时期,国家治理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唐玄宗本人,擅长书法和文学,对文人墨客颇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说得以有机会亲眼目睹皇帝的书法技艺,并在御书王太尉碑上留下了自己的诗篇。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创作的。诗中以赞美皇帝书法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皇帝与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