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 其二

标题包含
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 其二
岧峣阊阖云,蹀躞志鞍马。 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 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 秋渌晚涵山,挹以荐残斝。 北第何三辞,泉石怀绿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耸的宫门映衬着浮云,意志坚定的人骑着快马前行。 精致的毡帽陪伴着珠宝王冠,治国理政的话题围绕着帝王展开。 回到西湖之畔,在松树荫下的头巾下,对着山景喝上一杯茶。 北方的第宅为何三度拒绝呢?对山水和绿野有着深深的怀念。
去完善
释义
1.岧峣:高山峻峭的样子; 2.阊阖:天门,指皇宫之门; 3.蹀躞:马行疾貌; 4.细毡:细软的毛毡,常指皇帝的坐席; 5.珠旒:古代皇帝的头饰; 6.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或道理; 7.帝者:指皇帝; 8.西湖:这里指的是杭州的西湖; 9.岸帻:整理头巾,表示态度严肃; 10.松盖:松树树冠,像伞一样覆盖在树下; 11.秋渌:秋天的清水; 12.晚涵山:晚上映照出山影; 13.挹:舀,把液体盛出来; 14.残斝:残酒; 15.北第:北方的宅院,这里指皇宫; 16.何三辞:多次谢绝做官的意思; 17.泉石:山水风景; 18.绿野:绿色的田野。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陈起以描绘宏伟的景象开篇,用以表现郑少师的威严与睿智。"岧峣阊阖云,蹀躞志鞍马",通过对高耸的皇宫和矫健的马蹄的描述,展现出郑少师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治理国家的强烈责任感。接下来的"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表达了郑少师在皇帝面前尽职尽责、深思熟虑的形象。 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将画面拉回到自然之中。"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借西湖美景和松盖下的惬意时光,表现了郑少师在忙碌政务之余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秋渌晚涵山,挹以荐残斝",则通过山色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和举杯共享的时刻,强调了这位政治家对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最后两句,"北第何三辞,泉石怀绿野",道出了郑少师对个人名利的不屑一顾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尽管朝廷曾多次征召他入仕,但他始终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态度,坚守着内心的理想。这种高尚的品质,正是诗人寄予他的深深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 其二》是南宋诗人陈起在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创作的一首贺寿诗。这个时期,陈起的仕宦生涯颇为坎坷,曾担任国子监丞、军器少监等职务,但因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官职不断变动。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勤奋地钻研诗歌,成为了南宋著名的文人领袖。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局相对稳定,宋宁宗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经济等,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此外,南宋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唱和,互相交流切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这种背景下,陈起创作了这首祝贺郑少师寿辰的诗篇,表达了对郑少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本人的才情与风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