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即事简二友 其五

标题包含
雨中即事简二友 其五
箨龙厌俗托孙儿,隔砌相过人不知。 借宅敲门太多事,胡床竟日对漪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竹笋龙厌倦了世俗,便把孙子托付给别人。它们生长在墙边,却没人注意到。依赖他人的住处去敲门,真是有些繁琐。我整天坐在躺椅上,欣赏着美丽的涟漪。
去完善
释义
1. 箨龙:指竹笋,这里代指竹子。 2. 厌俗:厌倦世俗生活。 3. 孙儿:竹笋的别称。 4. 隔砌:隔着台阶。 5. 人不知:形容人们的不知情。 6. 借宅敲门:指来到朋友家拜访。 7. 胡床: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椅子。 8. 竟日:一整天。 9. 漪漪:水波荡漾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厌倦世俗生活,想要寻找一份宁静的心情。诗人以“箨龙”这一意象作为自己的象征,表达出自己希望摆脱世俗纷扰,过上悠闲生活的愿望。诗中通过描述“箨龙”(竹笋)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的期望。同时,诗人用“隔砌相过人不知”和“借宅敲门太多事”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与世隔绝、安静宁谧生活的向往。最后,以“胡床竟日对漪漪”结束全诗,展现出诗人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享受着这种宁静的生活。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向往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的情感,以及他愿意为此而付出努力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雨中即事简二友 其五》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在公元1240年左右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郑清之正在临安(今杭州)担任幕僚。当时,南宋朝廷面临金国和蒙古的双重压力,局势紧张。 郑清之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学习勤奋,但因家庭变故,未能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他在临安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诗歌创作。在这段时期,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精神世界却非常丰富。 在这首诗中,郑清之通过对雨中的景色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诗的结尾部分,他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风雨之后,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