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夜再和

标题包含
月夜再和
月当亭午憩纤阿,拟逐香风到大罗。 急作新诗报天上,更凭阿监一声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正午时光于亭中稍息片刻,我欲随风去大罗天庭。 迅速写下新诗报告天空,还要依赖仙女们的歌声助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亭午:指正午,中午时分。 2. 纤阿:借指月亮,此处指月光。 3. 香风:芬芳的香气,此处可能是指桂花香。 4. 大罗:道教称神仙所居的仙境,这里比喻天上的仙境。 5. 急作新诗:急忙创作新的诗篇。 6. 阿监:指仙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赏月时的感慨以及他渴望与天上之人共享美景的心情。在首句“月当亭午憩纤阿”中,诗人描述了正午时分月亮高悬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突出了天空的辽阔与宁静。接下来的“拟逐香风到大罗”则表现了诗人想借由美好的月色和风韵到达仙境的愿望。接下来的“急作新诗报天上,更凭阿监一声歌”则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环节,意味着他希望通过诗句将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天上的神仙们,同时请求他们在空中唱出美妙的声音,使得人间与天上的美好景色能够相互交融。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夜再和》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曾协受到了他的好友杨万里的鼓励和启发,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旅程。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固,社会相对安定。然而,中原地区的沦陷仍然让许多知识分子痛心疾首。他们希望能够恢复中原,重整河山。曾协也不例外,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出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中,曾协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用月亮作为象征,寓意着虽然现实环境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人们应该坚守信念,相信未来终究会实现光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