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甘露寺

标题包含
甘露寺
六代萧萧木叶稀,楼高北固落残晖。 两州城郭青烟起,千里江山白鹭飞。 海近云涛惊夜梦,天低月露湿秋衣。 使君肯负时平乐,长倒金钟尽醉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第六代的萧瑟树木叶子稀少,高楼在北固山高处落下残阳的余晖。 两个州的城墙炊烟袅袅升起,千里的江山上有白鹭在飞翔。 离海边很近的地方波涛汹涌,常常惊吓到夜间的梦,天空很低,月亮和露水湿润了秋天的衣服。 您若是愿意享受此时的平和快乐,就尽情地倾倒金钟酒(一种古代酒)喝个痛快然后大醉而归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六代: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及南唐。 2. 北固:北固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北。 3. 青烟:指炊烟,这里描述的是镇江和润州的景象。 4. 海近:指临近海边的地方。 5. 使君:汉代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6. 时平:太平时期。 7. 金钟:古代的金属制酒器。
去完善
赏析
《甘露寺》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米芾的一首描绘秋日景色和感慨人生之作。首联以“六代萧萧木叶稀”开篇,以南京为中心的六朝古都的衰落为背景,通过“木叶稀”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紧接着的“楼高北固落残晖”,通过对甘露寺的描写,展现出秋天傍晚时分,寺庙被夕阳余晖染红的景象。颔联“两州城郭青烟起,千里江山白鹭飞”,诗人将视角拉远,展现了两州之间的广阔江山和天际的白鹭飞翔的画面,给人一种空灵、宁静之感。颈联“海近云涛惊夜梦,天低月露湿秋衣”,诗人以自己夜晚的梦作为起点,将视线投向远方的海洋,同时通过“天低月露湿秋衣”展现出秋天的寒气。尾联“使君肯负时平乐,长倒金钟尽醉归”,诗人以此传达出他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尽情享受当下,放下一切烦恼,回归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甘露寺》是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甘露寺周围的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歌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068年至1125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人生际遇:米芾(1051-1107),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鉴赏家。他早年曾任地方官吏,后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去官职,开始游历四方,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米芾在书法上独树一帜,尤以行草书著称于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注重表现山水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精于鉴赏古器物,对金石学颇有研究。 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艺术创作,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怀。米芾也不例外,他在游历各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看到了民间的疾苦,这些经历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