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海潮岩

标题包含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最喜征徭犹未到,杖藜闲日不妨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巍峨的石室靠在广阔的海洋边,渐渐登上秋天的山峰兴致越来越高涨。陡峭的悬崖上垂挂着两条通往山顶的道路,窗户微微倾斜看到千层波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猴子酿的酒,山路接通的地方能看到禹王的手杖留下的痕迹。最喜欢的是还没有开始兵役和劳役的日子,可以悠闲地拿着手杖登山。
去完善
释义
1. 岧峣:形容高峻的样子。 2. 石室:山洞或峭壁上的洞穴。 3. 倚:靠近。 4. 沧溟:指大海。 5. 峭壁倒悬梯两道:描述险峻的山路。 6. 猴酒:猿猴藏酒的传说。 7. 鸟道:险峻的山路。 8. 禹藤:传说中禹王治水的遗迹。 9. 征徭:古代劳役制度,指政府征收劳动力。 10. 杖藜:拄着手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海潮岩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岧峣石室”和“沧溟”开篇,营造出一种雄伟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攀登过程中,诗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景色之美,更是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的壮丽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海潮岩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在“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中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最后,诗人以“最喜征徭犹未到,杖藜闲日不妨登”结尾,表现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海潮岩》是何绛于清朝康熙年间所创作的古诗。在这期间,何绛身处潮州府,任职东隅官。那时潮州地区海盗活动猖獗,局势动乱,何绛深感民间疾苦,于是致力于整顿社会治安,为民除害。他体恤民情,深入实地,了解民众需求,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关怀。在他的治理下,潮州地区的社会状况逐渐得到改善。《登海潮岩》这首诗是他在忙碌的政务之余,到海潮岩游览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以及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