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其一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的流水静静地流淌,随波逐流地逝去。飘荡的小船,载浮载沉。微风轻吹,发出清脆的声音。划桨悠闲,悠然自得。放下钓竿,过上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四言诗:指每句四字共四句的诗歌形式。
2.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人,著名文学家、音乐家。
3.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描述水流淡而无力的状态,逐渐消逝。沦胥,形容缓慢消失的样子。
4. 泛泛柏舟,载浮载滞:表达船只漂浮不定,上下颠簸的形象。泛泛,漂荡貌;柏舟,柏木做的船;载浮载滞,既升又降,动荡不安。
5. 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描述在微风中轻拂竹叶,轻轻敲击船桨的画面。微啸,轻声吹拂;清风,微风;鼓,敲打;楫,船桨;容裔,从容优雅。
6. 放棹投竿,优游卒岁:表示放下船桨、抛下鱼竿,悠闲度过一生。放棹,放下船桨;投竿,抛弃鱼竿;优游,闲适自得;卒岁,过完一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悠游山水之间,享受自然乐趣的情景。“淡淡流水,沦胥而逝”写出了水流的悠然自得,与“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柏舟在水中漂浮不定的形象。而“微啸清风,鼓楫容裔”则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清风,自由快活的心境。最后两句“放棹投竿,优游卒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人生晚年时能够放下世俗的纷扰,尽享悠闲生活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言诗 其一》是三国时期著名文人嵇康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227年,正值魏晋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嵇康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念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嵇康出身于士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一度被贬为庶民。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下,嵇康逐渐形成了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四言诗 其一》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景。
此外,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也对嵇康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儒家思想逐渐衰落,道家、佛家等思想开始兴起。嵇康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这种思想观念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如《四言诗 其一》中的诗句:“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