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邀约东风共出城,云容羞日弄阴晴。
看人墙外冲花气,下马石间闻水声。
林蘖半从樵刃起,草牙还傍烧痕生。
趁时桃李参差发,得意禽虫各自鸣。
开谢眼前穷物态,丰登时下见民情。
悔将诗笔随春酒,万景投怀醉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邀请春风一起出游,天上的云彩遮住阳光,不时露出明媚的光亮。
看着游人笑语和花香交织在一起,感受着在石子路上传来流水潺潺的声音。
树林的嫩芽从砍柴的刀刃上冒出来,小草的嫩芽则在焚烧后的土地上崭露头角。
趁着这个季节,桃树和李树各自展示它们的美,鸟儿和昆虫们也在尽情地歌唱。
春天的花开花落近在眼前,农民们此时正体验着丰收的喜悦。
后悔让诗歌的才情随着春酒的淡去而消退,无法欣赏这万般美景带来的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邀约东风共出城:东风,春风;出城,离开城市。这句说邀请春风一起走出城市。
2. 云容羞日弄阴晴:云容,云的形态;羞日,遮住了阳光;阴晴,指天空的阴暗与晴朗。这句形容云朵在阳光下变化,时而遮住太阳,时而露出阳光。
3. 看人墙外冲花气:墙外,指围墙外面;冲,冲击,这里可以理解为散发;花气,花香。这句描述人们在围墙外赏花,感受到了花香。
4. 下马石间闻水声:下马,让马停下;石间,石头之间;闻,听到。这句说停马在石头之间,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5. 林蘖半从樵刃起:林蘖,树林的边缘;樵刃,砍柴的斧头;起,出现。这句说树林边缘的植物一半是从砍柴的斧头下长出来的。
6. 草牙还傍烧痕生:草牙,小草的嫩芽;傍,靠近;烧痕,火灾后的痕迹。这句说小草的嫩芽生长在火灾后的痕迹附近。
7. 趁时桃李参差发:趁时,趁着春天的时候;桃李,桃树和李树;参差发,参差不齐地生长。这句说春天的桃树和李树参差不齐地生长着。
8. 得意禽虫各自鸣:得意,自由地生活;禽虫,鸟类和昆虫;各自鸣,各自发出声音。这句说鸟类和昆虫在春天自由自在地发出声音。
9. 开谢眼前穷物态:开谢,花开花落;眼前,眼前所见;穷物态,所有生物的状态。这句说眼前的所有生物都在经历着花开花落的过程。
10. 丰登时下见民情:丰登,丰收;时下,现在;见民情,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句说在丰收的季节可以了解到人民的生活状况。
11. 悔将诗笔随春酒:悔,后悔;将,用;诗笔,写诗的工具;随,跟随;春酒,春天的美酒。这句说后悔用写诗的工具来记录春天的美酒。
12. 万景投怀醉不成:万景,各种景色;投怀,投入胸怀;醉不成,喝不醉。这句说面对各种景色,即使喝酒也感受不到醉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出游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色。开篇诗人邀约东风共出城,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接着描述了云容羞日弄阴晴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多变与美好。随后的诗句中,诗人着重刻画了人、马、林、草等景物,展现了春日的生机盎然。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光无限的感慨,以及珍惜时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游》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在这一年代,北宋的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冯山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这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民生疾苦为主,充满了现实关怀。
此外,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文坛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们崇尚道德修养、重视学问才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冯山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