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坐评史 西汉书

标题包含
夜坐评史 西汉书
班固师迁亦步趋,末容后进造庭隅。 半生描摸龙门像,虽乏精神貌却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班固师从司马迁学习,一步步紧跟其脚步,没有时间给后来的学者进入学术殿堂。虽然他在描绘龙门形象上花了半辈子时间,缺乏活力,但他的样貌却很丰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夜坐:指在夜间坐着。 2. 评史: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 3. 西汉书:指西汉的历史书籍。 4. 方一夔:明朝的一位文人。 5. 班固:东汉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汉书》。 6. 师迁:指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主要作品有《史记》。 7. 步趋:追随,模仿。 8. 末容:不能容忍。 9. 后进:后辈,晚生。 10. 造庭隅:来到庭院的一角。 11. 半生:半辈子。 12. 描摸:描绘,摹拟。 13. 龙门像:指《史记·孔子世家》中描述的孔子的形象。 14. 虽乏精神:尽管缺乏生气。 15. 貌却腴:形容相貌饱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方一夔对方班固和司马迁的钦佩之情。诗中提到了班固(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曾受到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的影响并努力追赶他的脚步,但最终未能达到其高度。虽然班固在《史记》的基础上完成了《汉书》,但其作品相比《史记》显得缺乏精神与风貌。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班固辛勤努力的赞赏,同时也突显了司马迁在历史叙事方面的卓越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评史 西汉书》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50年左右,即南宋中期。在那个时候,中国历史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南方的南宋,百姓生活困苦,国家的统治也日渐衰弱。 方一夔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阅读历史,特别是西汉的历史,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首诗中,他以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评析西汉历史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同时,方一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外患频繁,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方一夔通过对西汉历史的评价,反思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希望南宋朝廷能够借鉴西汉的历史经验,解决当前的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