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

标题包含
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余。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吐茵平日事,何惮污公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色尚早,密云低垂,晨曦中略显微光;微风拂面,雨后清新宜人。这是用古老的三长笔法所写的内容,源自《尚书》的记载。这里所讲的是一个受到宠幸的人如何懂得知足、谦逊,并为自己能得到如此的待遇而心存感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敢于在众人面前吐露心声,不怕自己的话语有失大雅之堂。
去完善
释义
【天密】天空中布满了浓厚的乌云。 【丛云】聚集的乌云。 【晓】黎明;拂晓。 【风清一雨余】指清风吹拂,刚下过一场雨后空气清新。 【三长太史笔】赞扬三位长者(这里指的是众史官)如太史令般的文采。 【二典帝皇书】提及《尚书·禹贡》中的“禹贡”、“禹别九州”等典故,表示帝王之德和治国的理念将载入史册。 【按武知何者】用典"执干戚舞于庭",鼓励儒雅之风,不提倡武功。 【沾恩匪幸欤】天子恩泽深厚,史臣们深受其泽。 【吐茵平日事】翰林学士日理万机,肩负着记录皇帝言行的职责。 【何惮污公车】意指即使公务繁忙,也不该回避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宴会场景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余”的景色描述了朝廷的气氛。接下来的两句“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则暗示了皇帝主持史书的编纂工作。然后,诗人提到了自己身为皇帝的顾问,深受皇恩。最后,他以一个幽默的方式提醒在场的大臣们要秉持正直廉洁的品质,不要因为享受皇家盛宴而忘记了自身的职责。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朝廷官员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是宋代诗人冯京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当时冯京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负责主持重修两朝国史的工作。 在那个时候,宋朝正处于内部政治斗争较为激烈的时期,官僚集团之间的权力争斗十分激烈。尽管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但宋神宗在位期间,国家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于文化建设事业,试图通过振兴文化来维系国家的繁荣昌盛。 冯京身为朝廷重臣,他的政治生涯历经坎坷。他曾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不合而遭到贬谪,但在后来又被重新起用,成为宰辅之一。在重修国史的过程中,冯京不仅为史官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还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历史变迁。 在这首诗中,冯京表达了对于自己有幸参与重修国史的自豪之情,同时也对同僚们的共同努力表示了敬意。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他意识到自己在国家治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