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普州守

标题包含
送普州守
宁可钝如槌,不可曲如钩。 毛铢夸争夺,所丧乃山丘。 向谁巧相中,机穽险且幽。 十年弹指顷,死骨埋荒陬。 细看天定后,人力岂易谋。 一洗谤书毒,近乡仍典州。 惟此诗书窟,俗比鲁与邹。 老手亦何事,坐啸群吏休。 政成有异等,时至或封侯。 期公如铁山,屹立千万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宁愿直率似槌,不愿弯曲如钩。 微末间争斗,丧失的是座山丘。 投其所好中计,机关暗算危险幽深。 十载光阴弹指过,枯骨埋没在荒野角落。 仔细看明白天意已定,人的力量岂能轻易筹谋。 彻底洗去诽谤之毒,靠近故乡仍出任地方长官。 此地只认诗书为伴,民风可比鲁国和邹县。 多年老练又能如何,让属下各自休憩。 政治有成有特别的等级,时机一到或许被封侯。 期待你如同铁山一样,傲然挺立千千万万年。
去完善
释义
1. 钝:愚钝。 2. 槌:击打物体工具。 3. 曲:弯转。 4. 钩:弯曲成钩状的器具。 5. 毛铢:微小的东西。 6. 夸:夸大。 7. 争夺:争抢。 8. 所丧:失去的。 9. 山丘:山地丘陵。 10. 中:中间。 11. 机穽:陷阱。 12. 险且幽:形容极为危险的地方。 13. 十年:一段时间。 14. 弹指顷:形容时间短暂。 15. 死骨:死去的人。 16. 荒陬:荒凉的角落。 17. 天定:天命注定。 18. 人力:人的力量。 19. 易谋:容易谋划。 20. 谤书:毁谤的书籍。 21. 近乡:离家乡很近的地方。 22. 典州:主管一个州的政务。 23. 惟:只有。 24. 诗书窟:学习诗词歌赋的场所。 25. 俗:风俗习惯。 26. 比:比较。 27. 鲁与邹:鲁国和邹国。 28. 老手:经验丰富的官员。 29. 何事:什么事。 30. 坐啸:悠闲地坐在那里。 31. 群吏:众官员。 32. 休:休息。 33. 政成:政治成功。 34. 异等:特别优秀的。 35. 时至:时机到来。 36. 封侯:被封为诸侯。 37. 期:期望。 38. 铁山:坚不可摧的山。
去完善
赏析
《送普州守》是南宋诗人王灼送别友人出任普州刺史时所作。诗中以普州之地域环境为背景,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期许和祝愿。 首联以“钝如槌”与“曲如钩”对比,表达作者提倡坚守节操、正直无私的人生态度。颔联言世人为了些许利益争斗不已,但到头来不过是身后的累累白骨,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及物质追求的虚妄。颈联描绘了世途艰险、人心难测的现实,提醒友人谨防险恶。 接下来四句,诗人反思人生得失,认识到命运无常,人力无法改变。而末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一洗诽谤之毒,回到家乡治理普州,并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 随后六句赞颂普州的淳朴民风和文化底蕴,并对友人寄以厚望。诗人相信只要励精图治,定能取得显著的政绩。尾联则以“铁山”屹立不倒的形象,表达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坚守初心,奋发向前,成就一番事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普州守》是北宋著名文人王灼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 在元丰年间,王灼虽曾为进士及第,但因与权臣意见不合而未能跻身庙堂。在此时期,他主要以文墨自娱,潜心研究诗歌、音乐、史学等。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王灼多次游历巴山蜀水之间,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但同时也伴随着政局的动荡。当时国家政治相对混乱,民间疾苦诸多,然而有识之士仍能坚守道义,为民谋福祉。作为知州的王灼正是此间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任职期间推行务实政策,关爱民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敬仰。这首《送普州守》就是他担任知州离任时,为表达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所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