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陵即事

标题包含
金陵即事
六朝宫阙久蒿莱,紫盖黄旗帝运开。 沄鹊漏传云外观,凤皇箫奏月中台。 千山峰势连吴远,万里江流自蜀来。 此日金陵非昔日,子山词赋莫兴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长时期的荒凉,六朝宫殿已成荒芜之地;然而,新的皇帝继承天命,开始了新的王朝。 宫廷中的浮云仿佛预示著时间的流逝,凤凰箫在月光下的舞台上响起。远处的山峦连绵不断,来自四川的江水蜿蜒万里。今日的金陵已不再是昔日模样,子山的词赋也不必再抒发悲哀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金陵:南京的别称。 2. 六朝宫阙:指南京一带在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时的皇宫建筑群。 3. 蒿莱:形容荒废的景象,这里指被遗弃的宫殿建筑。 4. 紫盖黄旗:古代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皇帝的到来。 5. 沄鹊漏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喜鹊匆匆传递消息一样。 6. 云外观:指天空中的景象。 7. 凤皇箫奏:凤凰箫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用来描绘音乐的美妙。 8. 中台:天上的星宿名,这里用来象征皇宫。 9. 连吴远:指南京与苏州之间的山水相连。 10. 自蜀来:长江水从四川流来。 11. 子山词赋:南朝文学家庾信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描述金陵的名篇。 12. 莫兴哀:不要为此而悲伤。
去完善
赏析
《金陵即事》描绘了金陵(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历史变迁。首联提到六朝时期的皇宫已经成为一片荒草,而此时的紫盖黄旗预示着新皇帝的统治已经展开。颔联描述了宫廷中的生活场景:云端传来细碎的钟声,凤凰箫在月光下的平台上奏响。颈联展现了金陵周边的自然景观:千山连绵不断,江水流淌千里。尾联则表明,虽然历史上的金陵已经不复存在,但现在的金陵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必为此感到悲哀。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即事》是明朝文人丘濬的一首描绘金陵(今南京)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在这个时期,丘濬以博学多才、儒雅风流而著称,曾任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明朝中叶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和文化名人。 在明成化年间,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当时的社会风尚、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和自然景观成为了丘濬写作的重要素材。在他笔下,金陵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壮美风光跃然纸上,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丘濬的这一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走向鼎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时代背景也为丘濬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他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