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钱塘

标题包含
咏钱塘
南屏高瞰府城西,画舸千艘共醉迷。 四柱台边烟是幕,百花桥畔葑连隄。 龙檀咽路迎舆隼,绮绣登山污粉题。 暮色沈沈郛郭闭,宝灯辉映梵天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屏山俯瞰着府城的西边,许多华丽的船只共同沉浸在迷人的风景中。 四柱台的周围烟雾弥漫如同帷幕,百花桥边的淤泥与堤岸相连。 道路上的香炉木在欢迎着隼鸟,精美的刺绣在登上山时弄脏了粉色的标题。 夜幕沉沉,城郭渐渐关闭了,宝灯照耀着天空,仿佛映衬出佛光的低垂。
去完善
释义
南屏:南屏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是西湖的著名景点之一。 府城:指杭州府。 画舸:游船的美称。 四柱台:可能是指南宋皇宫中的一座建筑。 烟是幕:形容烟雾弥漫如帷幕。 百花桥:在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座古桥。 葑:同“敷”,分布、连接的意思。 龙檀咽路:形容道路繁华,游人络绎不绝。 舆隼:古代官吏乘坐的车子。 绮绣:华丽多彩的纺织品。 粉题:即题诗。这里指的是诗人游玩时留下的诗篇。 郛郭:外城,这里指城市。 梵天:佛教术语,指极乐世界。
去完善
赏析
《咏钱塘》丘濬是一首描绘钱塘风景的诗歌。诗人以南屏山的高度俯瞰整个府城西湖的美景,游船如织,人们沉醉其中。四柱台边烟雾缭绕,百花桥旁的葑田与堤岸相连。道路上檀香馥郁,迎接贵人的车马,登山的人们身着华丽服饰,沾染了粉黛的痕迹。夜幕降临,城郭紧闭,宝灯璀璨,映照出天上的梵天寺也显得更低矮。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钱塘的美丽风光和繁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钱塘》是明朝诗人丘濬的一首描绘杭州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是丘濬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朝廷的重臣。 在当时,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人间天堂”。丘濬在游览杭州时,被这里的美丽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咏钱塘》。诗中通过对西湖、雷峰塔等景点的描绘,展现了杭州的繁华与富饶。 此外,明成化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以发展。丘濬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深受当时社会的熏陶,这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笔下,杭州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使这首诗成为了描绘杭州风光的代表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