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秩满寄茅山道友

标题包含
秩满寄茅山道友
鸣凤相邀览德辉,松萝从此与心违。 孤峰万仞月正照,古屋数间人未归。 欲助唐虞开有道,深惭巢许劝忘机。 明朝又引轻帆去,紫术年年空自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共舞赏美德,松树和藤蔓与心灵相背离。 月光照耀着万仞高峰,古老的房屋里无人归来。 想要帮助唐尧和虞舜开拓正道,却对巢父和许由的隐逸生活深感惭愧。 明天又要启航远行,紫色的草药只能独自繁茂生长。
去完善
释义
鸣凤:借指名贤高士;这里用以指代茅山道友。 德辉:道德的光辉。 松萝:1. 青松翠萝,象征隐逸生活;2. 传说中的一种植物。相传松萝为仙人所种。 心违:心中不能忘怀。 孤峰:单独的山峰,这里可能是借指茅山。 万仞:形容极高的山峰。 月正照:月亮正好照耀在孤峰之上。 古屋:古老的房屋,可能指茅山的道观。 巢许:商朝末年两个隐居于山林的高士。他们分别在树上筑巢居住,用竹简代替衣服,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紫术:紫色的草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丘濬离开茅山道观的离别诗。诗句中透露出对仙境生活的留恋和对世俗纷争的无奈。“鸣凤相邀览德辉”表达了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而“松萝从此与心违”则透露出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山间的美景和道观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怀念。同时,诗人也对自己的抱负感到惭愧,因为未能在世间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一句中的“紫术年年空自肥”意味着诗人再次踏上了征途,而那美好的仙境生活也只能留存在心中。这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秩满寄茅山道友》是明代诗人丘濬的作品,创作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约公元1475年)。在那个时候,丘濬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逐渐在政治生涯中崭露头角。他的诗歌既表达了自己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又展现了他在官场的睿智。 明朝成化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依然悬殊,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丘濬敏锐地察觉到了社会的诸多问题,并用自己的诗笔进行了记录和批判。他关心民生,关心国家前途,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同时,丘濬还是一位坚定的儒家学者,他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对孔孟之道有着深入的理解。他将儒家的仁爱思想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自己的作品充满了深厚的哲理内涵。 因此,《秩满寄茅山道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际遇的感慨,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诗人形象,也为我们了解明朝成化年间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