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凉
初凉宜夜透衣罗,时见流星度绛河。
渐觉露漙金掌重,梧桐影外月明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夜晚,微风拂过薄纱衣裳,此时一颗流星划过了夜空。夜色中,感觉露水渐渐凝结在梧桐树叶上,而月亮依然明亮。
去完善
释义
1. "初凉":指刚刚凉爽的秋天。
2. "宜夜":适宜在夜晚。
3. "透衣罗":形容清凉的空气穿透轻薄的衣服。
4. "时见":有时可见。
5. "流星":夜空中的星星划过天际的景象。
6. "绛河":古人对银河的别称。
7. "渐觉":渐渐觉得。
8. "露漙":露水湿润的样子。
9. "金掌":指承露盘,古代用来承接露水的铜质器具。
10. "梧桐影":指梧桐树的影子。
11. "月明":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秋夜晚景色的诗词。诗中通过“初凉”、“宜夜”、“透衣罗”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初秋的夜晚,让人感到凉爽宜人。同时,诗人还观察到“流星度绛河”这一美丽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夜景的层次。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用“渐觉露漙金掌重”和“梧桐影外月明多”来表现初秋夜晚的特点。前者以露水的沉重为喻,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后者则通过“月明多”的形象,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凉》是南宋诗人吴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了解吴可的人生际遇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推测其创作时间。
吴可在南宋末年是一个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已经极度衰败,面对北方金国的压迫,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吴可能亲身经历了这些社会现实,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在《初凉》这首诗中,吴可描述了初秋时节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就像人的生命一样短暂。这使得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