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鬬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而那没有多少姿色的杨花和榆荚,虽然缺少动人的魅力,却也懂得随风起舞,在空中如雪花般飘洒。
去完善
释义
杨花:柳絮;榆荚:榆树果实;才思:才华与情思;惟解:只知道。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开篇,赋予草木感知能力,“知春不久归”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与不舍。上联通过“百般红紫鬬芳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在春天最后时刻的繁华盛景,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下联则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平凡甚至略显单调的杨花与榆荚,它们虽无艳丽之姿,却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春日盛宴,形成鲜明对比。结尾处“漫天作雪飞”的意象轻盈空灵,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悠远的余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流露出对春天流逝的淡淡惆怅,又饱含对生活中每一份美好瞬间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此时韩愈已过知天命之年,正在长安城南的别墅中度过了一个晚春时节。诗人漫步于春日的郊野,目睹百花争艳、杨花飞舞的景象,不禁感慨时光易逝,万物皆有定数。在这一阶段,韩愈虽仕途坎坷,但依然怀抱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稍纵即逝的春光,寄托了他对人生百态的哲思与豁达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