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一

标题包含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一
气候逢秋晏,蛩鸣入户闱。 簷空看雀鬭,天阔暮鸦归。 风急飘庭叶,寒光著客衣。 重阳故人境,应念赏心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秋天来临,气温变得宜人,蟋蟀在家中低声鸣叫。在屋檐下观看雀鸟争斗,天空辽阔,夜幕降临,乌鸦渐渐归巢。疾风吹起庭院里的落叶,寒冷的月光洒在游客的衣衫上。重阳节时,我应该思念那令人愉快的美景和好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商倚:即商倚楼,一种倚窗观景的建筑结构; 2. 慎思:原名张慎思,唐朝大臣,曾为进士及第; 3.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意为尚未参加科举考试之前记录的一些琐事,以秋天同文馆为主题开头; 4. 秋晏:秋天的晚上; 5. 蛩鸣:蟋蟀的鸣叫; 6. 簷空看雀鬬:站在屋檐下观看麻雀争斗; 7. 天阔:天空开阔; 8. 暮鸦归:傍晚乌鸦回巢; 9. 飘庭叶:落叶飘落在庭院中; 10. 寒光:清冷的光线; 11. 客衣:游客的衣服; 12.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3. 故人境:老朋友所在的地方; 14. 赏心违:愉悦的心情无法实现。
去完善
赏析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一》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诗歌的第一联中,诗人描述了秋季温和的天气和户外蟋蟀的鸣叫。第二联通过屋檐下的小鸟争斗和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进一步展示了秋天的场景。第三联则通过风的疾速、树叶的飘落和寒冷的月光,强调了秋天的寒冷和萧瑟。最后一句,诗人提到重阳节期间,故人应该在想念他,因为他不能和他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景色。整首诗情感深沉,描绘了秋天的景物和人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一》是宋代诗人商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当时商倚正处于他的人生低谷。在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由于新法派与旧法派的权力斗争,商倚因坚持旧法而被贬谪,远离政治中心。到了元祐年间,虽然皇帝换为宋哲宗,但新法派的势力依然强大,商倚并未受到重用。 这个时期,北宋社会政治矛盾尖锐,新旧两党斗争激烈,皇帝年幼,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实际主持朝政。在这种背景下,商倚借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哀。他以“未试”为题,表示尚未得到朝廷的选拔与任用,却已感受到官场的复杂与险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