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三
秋日同文馆,栖林看晚鸡。
斗垂宫殿北,月转户庭西。
酒劝杯中渌,诗分烛下题。
何时还九陌,细雨莫成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相聚在同文馆,一起欣赏树林里的暮色和归巢的鸟儿。此刻,星辰高悬在北边的皇宫上空,而月亮则照亮了家家户户的门庭。我们一边品尝着杯中美酒,一边即兴创作诗篇,让时光在烛光下慢慢流淌。但愿哪一天能重回繁华的城市街头,那时的细雨勿要沾染满地黄尘,留下洁净的路面让我们畅行无阻。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和:旧时唱和习俗,指诗人们相互酬唱。
2. 慎思: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
3. 秋日同文馆:秋日里的同文馆,可能是指一所书院或学校。
4. 栖林看晚鸡:在树林里观看傍晚归巢的鸡群。
5. 斗垂:北斗星低垂,意味着夜晚降临。
6. 月转:月亮移动。
7. 户庭:家庭院落。
8. 酒劝杯中渌:斟满美酒,指宾主欢乐宴饮。
9. 诗分烛下题:点燃蜡烛,一起写诗。
10. 九陌:都城的大街小巷。
11. 细雨莫成泥:希望细雨不要变成泥泞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与友人慎思在秋日的同文馆内共度时光的场景。首联写两人观望着林中的晚鸡,环境宁静而安详。颔联以天边的北斗星与月影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视角。颈联则表现出诗人在月色之下与友人对饮赋诗的情景,更显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尾联则以未来的期待收尾,希望回到繁华的都市之时,秋雨不要变成泥泞,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向往。整首诗笔调清新,格调高雅,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堪称一首秋天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三》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商倚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商倚作为一个文人,生活在繁华的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当时正值宋仁宗当政,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著名的“仁宗盛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有机会参与朝政,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他们也对人生、理想、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商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这首《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三》中,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