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初入试院
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
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
夜案尚闲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
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奉命选拔贤能的人才不感疲惫,广大的庭院和深邃的书房等待着各位英才。分别对阵各自的三千客人,试问谁能成功征服七十座城市?夜晚仍在整理书稿,清晨便能听到读书的声音。秋天归来的时候,菊花还在吗?已经感觉到秋天的风吹满了衣袖。
去完善
释义
1. 承诏:承受皇帝的命令。
2. 抡材:选拔人才。
3. 广庭:宽敞的庭院。
4. 深锁:紧闭。
5. 分场:划分考试区域。
6. 自敌:与……相对。
7. 决勝:决定胜败。
8. 谁降:指谁能取得胜利。
9. 夜案:夜间处理公务。
10. 尚闲:还显得空闲。
11. 涂卷笔:涂抹在试卷上的笔迹。
12. 晓堂:清晨的讲堂。
13. 归时:回去的时候。
14. 黄花:菊花。
15. 秋风满袖生:比喻文人墨客才情出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慎思初入试院的情景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选拔人才的热衷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描述了等待群英荟萃的紧张气氛;颔联通过对比,表现出了诗人的自信;颈联通过对夜案、晓堂的细节刻画,展示了试院的宁静与学习氛围;尾联则以秋风扫落叶的自然景象为意象,寓含了对未来成败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风格独特,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慎思初入试院》是宋代诗人商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时期(公元960-1127年)。
在那个时候,商倚是一位年轻的士子,他刚刚通过了科举考试并进入了试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好友慎思也与他一同进入了试院,二人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首诗就是商倚在与慎思初进入试院时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个时代,正值北宋末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然而,科举制度依然是士人阶层晋升的主要途径,无数文人学子都在努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商倚和慎思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