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呈慎思诸公兼以言怀
南窗寂若隠山河,时枉金门步见过。
谈笑且看挥麈玉,篇章宁惜洒牋罗。
已羞轩冕婴身住,更问功名抚剑歌。
赊得凉秋好风月,不成吟醉奈愁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风轻轻吹过窗户,显得寂静无声,就像隐藏了山川河流的景象。不时会有朋友从宫廷中来访,一起闲谈笑语。大家挥洒着羊玉,一篇篇诗篇便如数而出,洒满纸笺。我们已经觉得在荣华富贵中生活是一种负担,更别提追求功名,拿起剑来歌唱。让我们借这个机会享受一下美好的秋天和清凉的夜晚吧,即使不能尽情吟咏和畅饮,也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商倚:即商倚老,字倚老,一字商叟,元末明初诗人,曾做过明朝的官员。
2. 南窗:指南面窗户。
3. 寂若隠山河:形容孤独而隐居的状态。
4. 金门:古代宫门之一,这里指代皇宫或者朝廷。
5. 步:步行,走过。
6. 时枉金门步见过:有时候走过来拜访。
7. 挥麈玉:形容风度翩翩的人物。
8. 篇章:诗篇。
9. 宁惜洒牋罗:意为不要舍不得写诗。
10. 轩冕:高官厚禄。
11. 婴身住:不愿被名利束缚。
12. 抚剑歌:手抚着剑唱歌,表示豪情壮志。
13. 赊得凉秋好风月:意思是从秋天开始享受美好的时光。
14. 吟醉:饮酒赋诗。
15. 奈愁何:奈何忧愁无法消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文人志士情怀的诗篇,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与友人畅谈人生,挥毫诗篇,展示了他们的高雅气质和豪放个性。诗人感慨世俗名利,坚守自己的信念,在凉爽的秋天里,赏景赋诗,共醉幽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商倚对时局及自我人生体验的抒怀之作。南宋中期,金兵屡次南侵,国家局势危急,百姓疾苦,官场上却存在诸多腐败与党争,这让诗人深感忧虑。
这一时期的商倚,辗转流离,遭遇世态炎凉。他曾仕宦于江南各地,深知民间疾苦;后因战乱及个人经历,感受到了世道的艰难和人性的复杂。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与此同时,南宋朝野上下,对外妥协,对内纷争,导致国力渐衰。商倚对这种局面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能用自己的诗歌唤醒民众的觉悟,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振臂疾呼。因此,在《再呈慎思诸公兼以言怀》一诗中,他既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励精图治的决心,又对同仁们提出了同样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