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先生家住翠微峰,万卷诗书酒一钟。
壁挂葛巾无客到,云藏古洞有仙逢。
溪边晚钓呼鸥伴,花底春吟引鹤从。
只恐旧山归未得,帝恩朝夕露浓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位先生的住宅坐落在美丽的翠微山峰下,以书为伴,与美酒共度时光。墙壁上挂着粗布头巾,不接待宾客;而古老的山洞里隐藏着通往仙境的入口。他喜欢在溪水旁钓鱼,呼唤海鸥作伴;在花海中吟诗,引来仙鹤相随。只是担忧故乡归去不得,皇帝给予的恩泽昼夜不息。
去完善
释义
1. 翠微峰:山峰名称,泛指青山翠绿的地方。
2. 万卷诗书酒一钟:形容学识丰富,嗜酒。
3. 葛巾:古人头巾,这里指代隐士生活。
4. 古洞:古代洞穴,可指仙人居住之地。
5. 鸥伴:指与鸥鸟为伍的悠闲生活。
6. 春吟:春天的咏唱。
7. 鹤从:鹤群相随。
8. 旧山:故乡的山山水水。
9. 帝恩:皇帝的恩典。
10. 露浓浓:露水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商倚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场景,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的“翠微峰”、“万卷诗书酒一钟”等词句描绘了山中环境与隐居者的精神追求,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而“呼鸥伴”、“引鹤从”等诗句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了他与生灵之间的亲切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慎思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是宋代诗人商倚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宋初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内,商倚历经了宦海浮沉,他在朝为官,担任着同舍一职,与慎思互为知己。期间,他们曾多次谈及故乡的风光景物,抒发对故土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个时期,正处于北宋建立之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官僚体制的逐渐腐败,民间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商倚一方面感叹时局的动荡,另一方面又对故土的美好景象念念不忘。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