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感怀韵
四时迭运春复冬,莫把穷愁蹙两峰。
牢掣鼻绳休放却,镜中已失旧时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季更迭春又冬,莫让贫病皱双眉。
紧拉鼻绳别放手,镜里已无昔日颜。
去完善
释义
1. 四时迭运:指四季更替,循环不止。四时,即春夏秋冬;迭运,交替运转。
2. 莫把穷愁蹙两峰:不要将贫穷和忧愁紧锁在眉头之间。莫,不要;蹙,皱眉。
3. 牢掣鼻绳休放却:比喻谨慎行事,不可放纵。牢掣,紧紧抓住;鼻绳,牛鼻上的牵绳,引申为约束;放却,放松。
4. 镜中已失旧时容:形容人已年老,容貌已不复当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诗中提到“四时迭运春复冬”,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更替,象征着人生的起伏。接下来,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生活中的困境而愁眉不展,要有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紧接着,诗人以“牢掣鼻绳休放却,镜中已失旧时容”两句警示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命运,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容颜易逝。整体来看,这首诗传达了珍惜时光、积极应对人生波折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感怀韵》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李吕(1121-1198),字和叔,号仙源居士,福建邵武人。他生于北宋末年的乱世,成长于南宋初年,历经战乱与家国之痛。尽管生活贫困,但李吕始终坚守气节,不愿与腐败的官场同流合污。他曾在地方担任小吏,后因厌倦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在乡间,他潜心研习儒家经典、道家学说和佛家智慧,以诗歌表达内心感悟和对世界的关怀。
《和感怀韵》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李吕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他用“苍龙已不飞”来形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境,用“黑兔亦自悲”来比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通过这首诗歌,我们看到了一个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形象,也感受到了南宋时期民众的痛苦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