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宁祠
春生溪岭雪初开,下马云亭酹一杯。好是精灵偏有感,
尽室唯求多降福,新年归去便风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时候溪水潺潺,山岭上的雪也开始融化。我们来到下面的云亭里,大家一起举杯庆祝。这样美好的景象仿佛有灵性一样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全家都能得到更多的福气,也希望春风能够吹走一切的烦恼和困扰。
去完善
释义
1. 春生溪岭雪初开:春天到来时,山间的冰雪开始融化,溪流复苏。
2. 下马:下马,即停车、止步的意思,这里指抵达目的地。
3. 云亭:位于云雾缭绕的山巅的亭子,此处代指祭拜的地方。
4. 酹(lèi)一杯:酹,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一杯,斟满一杯酒。
5. 好是精灵偏有感:这里是说,人们对于祭拜的对象有特殊的感情。
6. 尽室:全家人。
7. 多降福:多赐福,希望得到庇佑和祝福。
8. 新年归去便风催:新年结束回家时,顺风吹送,旅程顺利。
去完善
赏析
《谒宁祠》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祭祀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宁祠的神圣氛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春生溪岭雪初开”,描述了春天来临时,积雪开始融化,溪水潺潺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下马云亭酹一杯”则表达了诗人对宁祠的敬仰之情,在云亭之下祭拜神灵,祈求保佑家人幸福安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邺的《谒宁祠》是一首描绘对祖先敬仰之情的诗篇,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致时间为公元850年左右。在这样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和家族观念更为重视。
罗邺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少年成名,才情横溢,却怀才不遇。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更加怀念先贤的精神,借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他在《谒宁祠》中以肃穆庄重的笔触描绘了拜谒宁祠的过程,表达了个人对家族的敬仰之心,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