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道士携游果园
清旷满虚襟,飘飘正不任。道人初未晓,邀看枣桃林。幽鸟窥红颗,泠风进绿阴。匆匆难大嚼,双袖似囊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心灵充满宁静与开阔,轻盈飘渺无法承受。道士起初并不知晓,邀请观赏枣桃树林。鸟儿在幽暗中偷偷看着红色的果实,清凉的风吹进了绿色的树荫。时间短暂无法细细品味,衣袖却像口袋一样装满了果实。
去完善
释义
1. 清旷:形容环境清幽开阔。
2. 虚襟:指诗人的胸怀。
3. 飘飘:轻松愉快的心情。
4. 道人:这里指玉泉道士。
5. 枣桃林:指果园。
6. 幽鸟:指在树林深处的小鸟。
7. 红颗:红色的果实,这里指的是枣子或桃子。
8. 泠风:清凉的风。
9. 双袖似囊深:形容装满果实的袖子像袋子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玉泉道士一起游览果园的诗歌。首先,“清旷满虚襟,飘飘正不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畅快和释然的感觉,仿佛心胸被清新的空气和空旷的环境所充满,让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和快乐。接下来的“道人初未晓,邀看枣桃林”则表现了玉泉道士的热情邀请,他在清晨时分就迫不及待地邀请诗人一起去欣赏果园的美景。
之后,“幽鸟窥红颗,泠风进绿阴”两句则通过描绘鸟儿在树梢上窥探红色的果实和微风穿过绿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果园的美丽景色。最后,“匆匆难大嚼,双袖似囊深”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感叹时间匆匆而过,还没有尽情品尝果实的甜美就要离开,只能将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遗憾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玉泉道士一同游览果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诗人在江南地区的云游过程中,偶然结识了玉泉道士。他们一起游览了一座果园。这次邂逅及果园林使得诗人深有感触,于是挥毫写下这首《玉泉道士携游果园》。
明代初年,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果树种植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人们把果园视为财富的象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果园的繁华景象。
此时,诗人的家乡也正值百废待兴、国泰民安的时期。他虽远离家乡四处游历,却对民生关切,对外界的见闻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玉泉道士结下的友谊,使他领略到了道家的宁静与自然生活哲学,也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