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

标题包含
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
寻常笑疑客,病自杯方始。败叶卒一鸣,摄吾县藤里。泠风分翏翏,送过回峦趾。三樵适相遇,问去青柯几。含笑了无言,飘然自歌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通常嘲笑他人的人,病痛只在喝酒后才开始显露。枯萎的树叶突然响起,抓住了我所在的藤蔓。微风吹来,吹过了层层的山峦。三名樵夫恰好相遇,询问离青木还有多远。微笑着没有说话,然后轻松地唱起了歌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上方峰:即上海之山,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境内。 2. 根北转:指从山的北侧下山。 3. 笑疑客:指态度轻松而有些疑虑的人。 4. 病自杯方始:指身体不适是从饮酒开始。 5. 败叶卒一鸣:形容突然听到一片树叶落下的声音。 6. 摄吾县藤里:指用藤条做成的拐杖支撑着身体。 7. 泠风:清凉的风。 8. 翏翏:形容风声。 9. 送过回峦趾:形容风吹过山间的脚。 10. 三樵人:指三个砍柴的人。 11. 问去青柯几:询问离青山还有多远。 12. 无言:默默不语。
去完善
赏析
王履的这首《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描绘了在游山途中与三名樵夫偶然相遇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间的风光以及樵夫们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诗的开篇,“寻常笑疑客,病自杯方始”,诗人用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平日里的笑容和疑问,暗示了他在面对自然时的心态。紧接着,“败叶卒一鸣,摄吾县藤里”,通过描写突然响起的落叶声,表现了诗人被自然界的美景所吸引的心情。 接下来,“泠风分翏翏,送过回峦趾”,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清风,表达了对山间美景的喜爱。同时,“三樵适相遇,问去青柯几”,通过与三位樵夫的偶遇,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最后,“含笑了无言,飘然自歌起”,通过对樵夫们微笑不语、悠然歌唱的形象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是明朝著名医学家、诗人王履在嘉靖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王履(约1332-1403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居士,江苏昆山(今属江苏)人。他博学多才,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很高的成就,还擅长诗文书画。他的诗才横溢,诗歌作品颇具现实意义,流传下来的诗篇不多,但每一篇都饱含着他的深沉思考和人生智慧。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频发。王履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密切关注民生问题。在这一时期,他深入民间调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和思考。 《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这首诗便是他在考察过程中创作的。在这首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在登山途中偶遇三位樵夫的情景。通过对三位樵夫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艰辛。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履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民间百姓的关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