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标题包含
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礧礧布泓渟,琤潺四面并。试寻来处熟,忽动老心惊。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自怜人我杂,无语看云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头堆积处形成了泓水潭,四周水流潺潺。试着探寻源头,忽然引起了心中的惊慌。石头的形状像凶猛的老虎,风声如同战士们的呼号。只能默默观看云彩飘过,感叹人生的杂乱纷繁。
去完善
释义
1. 礧礧:形容岩石堆积的景象。 2. 泓渟:指水汇聚的深潭。 3. 琤潺:水流声。 4. 熊渠虎:指熊渠县有虎患的典故。 5. 永固兵:此处借指战争的风声。 6. 无语看云行:指自己面对险境,只能沉默不语,静观事态发展。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涧水的声音、岩石的形状和风声,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到畏惧的自然氛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的忧虑和对世界的无奈。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履在他在漫游山水的旅途中创作的。王履(约1332年—1391年)是明朝的一位著名的画家、诗人、医学家,他的诗歌和画作都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明朝初年,此时正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并巩固政权的时间,社会相对稳定。王履作为一位文人雅士,热衷于游历山水,寻找灵感。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外出旅行,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就是其中的一首。 在这首诗中,王履描述了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昨天的山路让他感到胆怯,而今天却有一种战胜自我的勇气。这种转变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感悟有关。在他的生活中,他曾经历过战乱和社会动荡,因此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更加深厚。然而,他也明白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王履的个人心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氛围。明朝初年,由于战争结束,人们开始向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王履的诗作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