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隔林泉声随风出不得见

标题包含
隔林泉声随风出不得见
窈窕锵鸣不见形,两情相倚进无声。闲云忽似神交意,行到声边再不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优雅的白话文版:美妙的女子在远处轻声细语,看不见她的模样;两个人彼此情深意长,静静地靠近对方。忽然,仿佛有云彩传达出她们的心意,飘到了声音传来的地方,却又消失了。
去完善
释义
1. 窈窕:一般形容女子的美好姿态或德行,这里借用来描绘幽静美丽的山林景色。 2. 锵鸣:形容水流激荡的声音。 3. 形:形状、形体,这里指泉水的实体。 4. 倚:依靠、靠托,这里可以理解为泉水流淌在山间树林中。 5. 进无声:逐渐听不到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敬畏。 6. 闲云:悠然自在的白云,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7. 神交:精神交流,此处表示作者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沟通。 8. 行到声边再不行:行走至泉声处便停下脚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敬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山林中的泉水声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寻寻觅觅的心境。首句“窈窕锵鸣不见形”描述了泉水声的奇妙与神秘,恍若女子低吟,虽听其声,却难睹其貌。接下来“两情相倚进无声”则描绘了诗人聆听泉水之声时的心情,两人情感紧密交融,静谧而深沉。在第三句“闲云忽似神交意”中,诗人用闲云来形容这种心灵的交汇,强调此刻他仿佛在与自然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流。最后一句“行到声边再不行”意味深长,它表达了诗人执着探索的精神,他在追寻这声响的过程中,虽然感到与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始终无法完全触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深邃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隔林泉声随风出不得见》是明朝诗人王履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明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王履在当时的名气并不大,但他仍然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赢得了一定的认可。他在这首诗中以“隔林泉声随风出,不得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履正身处明朝初期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明朝初年,朱元璋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政治、经济逐渐稳定。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也深受影响,他们开始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以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因此,这首诗既体现了王履个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貌和历史变迁。虽然他在历史上并未留下显赫的声名,但他的作品依然为我们今天研究明朝初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