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真人肉身

标题包含
安真人肉身
块石中分瞰底深,栾栾遗槁坐岩阴。如何不是子先辈,风淡月明无处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中间的石头上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很深的底部,坐在岩石的阴影下,看到那些悬垂的干枯树枝。尽管这里并非子先辈所到之处,但在这样的月夜,风轻云淡,也让人难以找到他所在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块石:块状的岩石。 2. 中分:从中间分开。 3. 瞰:俯视。 4. 底深:底部深度。 5. 栾栾:细长的样子。 6. 遗槁:残留的枯枝败叶。 7. 岩阴:山岩的背阴处。 8. 先辈:先人。 9. 风淡月明:风轻云淡、月色明亮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安真人肉身》,通过描绘石块、树荫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人生哲学的探讨。首句“块石中分瞰底深”,通过刻画石块的形状与角度,传达出对生命深度的思考和探索。次句“栾栾遗槁坐岩阴”则暗示了在探寻生命奥秘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冷静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两句“如何不是子先辈,风淡月明无处寻。”则是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慨:真理和真实就像风轻云淡、月光皎洁般无法捉摸,却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整首诗从景物的描绘中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洪武初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以后,江南一带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其中有一位名叫李二(又叫李完用)的义军领袖,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被尊称为“安真人”。这位安真人的英勇事迹激发了当时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纷纷为他写诗作画,寄托哀思。 在这一背景下,王履创作了这首诗《安真人肉身》。诗人通过描绘安真人肉身不腐的奇迹,表达了对英雄壮举的敬仰之情。与此同时,诗人也借题发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诗中,王履提到“寸心耿耿对青天”,表达了他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的忧虑。此外,他还提到了“犬马庸耳犹善鸣”,暗示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