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坐松声中了无它音

标题包含
坐松声中了无它音
一味松风外,何曾寄杂听。 空闻归淡漠,玄悟透沉冥。 雷岂坤余转,萌非腊后青。 有诗持换□,来制白云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悠悠松风中,并未掺杂其他声音。 只听闻回归平静的声音,对深邃的领悟越发清晰。 雷霆响彻之时并非春天已逝,嫩芽萌发之际也并非春日已过。 带着诗的节奏和韵律,我将把诗意注入白云亭中。
去完善
释义
《坐松声中了无它音》是一首描绘山林美景和诗人内心心境的诗。 1. 坐松:指在松林中休息或静坐。 2. 了无:完全没有。 3. 它音:其他的声音。 4. 一味:一种味道,这里指松风的声响。 5. 外:外界,与内心相对。 6. 寄杂听:其他混杂的声音。 7. 空闻:只是听到声音,并没有深入理解其含义。 8. 归淡漠:回归淡泊宁静的心境。 9. 玄悟:对深奥道理的领悟。 10. 透沉冥:深入到深沉宁静的状态。 11. 雷:比喻春天的声音。 12. 坤余转:大地回春时阳气逐渐增强的过程。 13. 萌:新芽生长。 14. 腊后青:指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15. 有诗:有写诗的冲动。 16. 持换□:拿着自己的诗歌作品。 17. 来制:来到制造的地方,这里指山林。 18. 白云亭:诗人建造的山间亭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描绘了松风声中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首联中,诗人强调了松风的纯粹,使人全然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这种体验使人感到淡泊与宁静,正如颔联所表达的,诗人通过对松风的聆听,领悟到了深奥的哲理。颈联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松风的无限生机与活力,犹如春雷震动大地,万物萌发。尾联以诗人的期待作结,他希望能以诗篇换取美亭,与白云为伴,共享松风的美丽与宁静。全诗境界开阔,寓意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揭示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洪武年间,江南才子王履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而闻名于世。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后期,朱棣夺取皇位后建立了永乐朝。王履虽出身贫寒,但矢志不渝地追求学问和真理,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坐松声中了无它音》创作于明初永乐年间,正是王履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漩涡中坚守信念的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隐逸山林,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怀,表达了对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生选择的执着坚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