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渭南

标题包含
过渭南
挂冠寻竹渭南村,那识无人与有人。但怪此心笼不住,时时飞上华山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摘下官帽,寻找竹林所在的乡村,那时不关心是否有人陪伴或独自前行。只觉得内心无法束缚,时常向往华山之巅。
去完善
释义
1. 挂冠:指辞官退休,这里是指诗人辞去官职,去过隐居的生活。 2. 竹渭南村:地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3. 那识:即“哪知”,意思是没有预料到。 4. 无人与有人:这里指没有人烟的地方和有人烟的地方。 5. 但怪:表示出乎意料。 6. 笼不住:无法控制。 7.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挂冠”寓意辞官,选择归隐田园,看似远离喧嚣,实则寻求内心的宁静。“竹渭南村”描绘出一片静谧的田园景象,而“无人与有人”则暗示了诗人在幽静与自然中寻找自我,同时也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体验生命的真谛。 “但怪此心笼不住”表达出诗人的心境始终无法平静下来,原因在于他的心灵渴望自由,向往着飘渺的云海、险峻的山峰,希望找到灵魂的寄托之处。“时时飞上华山云”运用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精神追求,表达了其对超脱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怀抱的热切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渭南》是明代诗人王履于明洪武年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渭南县域风景的诗。这首诗歌通过对渭南县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履曾任知县,他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改革社会、发展经济的实践中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政策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面对挫折,王履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对理想的追求。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尤其是故地重游,对他故乡——渭南县的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有了这首《过渭南》。 这一时期,明朝初立,国家百废待兴,陕西地区也不例外。虽然元朝已经灭亡,但战火余烬尚未完全熄灭。因此,王履在担任知县期间,既要努力恢复生产,又要巩固边防,任务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渭南县美丽的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