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华清池

标题包含
游华清池
浮山虽与华山邻,不敢同清却占春。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浮山虽然与华山相邻,但它不敢与华山争夺清净,反而选择春天作为自己的季节。它想靠近石莲花边沐浴,却又怀疑自己还带着范阳的尘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浮山:即浮戏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是华清宫所在地。这里与华山相邻,但名声不如华山。 2.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唐代著名温泉度假胜地。 3. 不敢同清:形容浮山虽然与华山相邻,但不敢与华山的名气相比。 4. 却占春:意指浮山春天景色优美,有自己的特色。 5. 拟傍:想要靠近的意思。 6. 石莲花:指温泉水形成的石莲花状温泉出水口。 7. 范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这里是借指中原地区。 8. 尘:尘土,这里指世俗尘埃。
去完善
赏析
王履的这首《游华清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借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浮山虽与华山邻”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出浮山和华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表达了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的意境。次句“不敢同清却占春”则进一步强调了浮山的特色:虽然不如华山的名气大,但它却有春天般的美景,令人向往。 三、四句“拟傍石莲花畔浴,只疑犹带范阳尘”则是诗人游览华清池时的所见所感。“拟傍石莲花畔浴”表明了诗人对华清池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沐浴其中的渴望。然而,“只疑犹带范阳尘”却又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一丝忧虑:在这美景之中,他怀疑是否还留有战争的痕迹,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在表达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具有深远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华清池》是明朝诗人王履于洪武年间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以华清池为背景,描绘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的悲剧结局。王履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王朝的批判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在洪武年间,明朝刚刚建立,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元朝的长期统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个时期,王履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忧虑。他通过游历华清池,回顾唐朝的历史,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王履在诗中表达了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杨玉环悲剧命运的同情。他认为,唐玄宗的昏庸导致了国家的衰落,而杨玉环则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这种看法反映了王履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治理和人民福祉的关注。 此外,王履还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担忧。他认为,明朝虽然摆脱了元朝的统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感到忧虑。因此,他以华清池为切入点,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呼吁世人关注现实问题,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