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实万年松分遗友人翌日皆见过请谈所遇)
偶携山物馈诸公,明日都来问所逢。心口未曾期吐露,图诗先已解形容。玎玲环佩高低涧,缥缈簧笙远近松。正御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当门攒秀青巉绝,绕屋流阴素叠重。岂念颓龄蟠鼠思,故将奇遇送萍踪。虽难似我飘翩步,还可平君蒂芥胸。语罢忽通南郭子,不知宾主更何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偶然带着山间野味去拜访各位,第二天大家都来询问遭遇如何。心中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说出,诗歌已经描绘出了所见情景。清脆的环佩声响彻山间,缥缈的笙歌回荡在松林之中。正在驾驭风的仙鹤准备返回,忽然又随着云彩上升到了苍龙之上。门前聚集着秀美的青山,环绕着房屋的阴影层层叠加。哪里会想到衰老的人生充满困境,特意用这奇妙的经历送上相逢的喜悦。虽然难以追上我这轻盈的步伐,却也可以安抚您心中的忧虑。说完这番话,忽然遇到了南郭子,不知道谁是宾客谁是主人。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们相聚赏景、共谈奇闻逸事的诗歌。诗人王履在山间发现了松果,便将其分赠给友人,第二天大家纷纷前来谈论各自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涧、松竹的美景以及朋友间的情谊。
诗歌的开头,“偶携山物馈诸公,明日都来问所逢”,表达了诗人因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山中珍品——松果,并慷慨地将它们分送给友人。第二句则说明,次日这些朋友们纷纷前来,相互交流他们各自的山中奇遇。
接下来的诗句,“心口未曾期吐露,图诗先已解形容。玎玲环佩高低涧,缥缈簧笙远近松。正御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奇遇:响亮的叮咚水声,飘渺的松涛,御风而行的白鹤,随着云朵升腾的苍龙。这些画面生动形象,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随后,诗人继续写道,“当门攒秀青巉绝,绕屋流阴素叠重。岂念颓龄蟠鼠思,故将奇遇送萍踪。”这里,青翠的山峰环绕着房屋,清爽的树荫重叠着。尽管诗人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将山中见闻分享给朋友,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虽难似我飘翩步,还可平君蒂芥胸。语罢忽通南郭子,不知宾主更何从。”表达的是,虽然朋友们无法像诗人一样健步如飞地漫游山水,但也可以通过这次聚会来平复心中的困扰。最后,诗人提到和南郭子的对话,意味着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主客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享山林美景的喜悦,又展示了朋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实万年松分遗友人翌日皆见过请谈所遇》是明朝著名文人王履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初年(约公元1368-1424年),这一时期正是明朝的建立和巩固阶段。
在这一时期,王履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人生际遇颇多波折,既有早年科举不第的失意,也有晚年隐居山林的恬静。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视友谊,也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在明朝初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繁荣。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民生仍然较为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履通过对山中松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