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峰待月
万松林里夜萧萧,月影来时转寂寥。试看影从何处起,正东峰水上波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松树林在夜里显得分外寂静,月光洒下时更加落寞。试着观察这倒影从何处开始,原来它正源于东方的山峰,那里的水波轻轻摇曳。
去完善
释义
1. 万松林:比喻松树众多的山林。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的实景,也可能是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2. 夜萧萧: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冷清。
3. 月影:月亮的倒影。
4. 转寂寥:变得更加寂静与冷清。
5. 试看:尝试观察。
6. 正东峰:指明处的一座山峰,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此观赏月亮的地方。
7. 水上波摇:水面上波浪荡漾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玉女峰待月》是明朝诗人王履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万松林中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首句“万松林里夜萧萧”通过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月影来时转寂寥,试看影从何处起”则展现了诗人等待月亮升起时的期待与好奇。最后两句“正东峰水上波摇”则以富有动态的画面,呈现了月光如水般洒落在水面上的美景。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履在明朝洪武年间完成了他的名篇《玉女峰待月》。此时正值明初,经过战乱后的中国逐渐走向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紧张。作者生活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时代。
王履在此时期几经磨难,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然而勤奋好学的王履并没被艰难困苦打败,反而激励着他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曾入太学读书,因文才横溢而被选为太学生。后屡试不第,从政路上困难重重,使他深感世态炎凉。
在诗人寄情山水的过程中,写下了许多描绘祖国壮丽河山、感叹人间冷暖的作品。他在游历祖国大地时来到了南京附近的玉女峰,感受到月的光辉穿越红尘繁华,抵达诗人心灵的深处,因而创作了这首诗《玉女峰待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