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中无竹

标题包含
山中无竹
乾坤清气浩莫主,团入兹山秀如许。清中犹带镜泉寒,无乃虚心苦难处。渭川川上隙地多,龙飞一夜风雷过。微形余迹了不见,闻我武公《淇澳》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整个世界的清爽气息浩瀚无边,凝聚在这座山中显得如此秀丽。清澈的水流中还带着如明镜般的寒冷,这也许是因为水分子处于一种谦虚的状态,所以难以被看到。渭水河边的空地有很多,飞龙在暴风雨中飞行了一夜。但它的微小身影和踪迹已经无法找到,只留下了武公在《淇澳》这首歌中的传说。
去完善
释义
1. 乾坤:指天地之间,即自然界。 2. 清气:纯净的空气,这里比喻品质高洁的人或事物。 3. 浩莫主:浩大而无法主宰。 4. 团:聚集,凝聚。 5. 兹山:这座山。 6. 秀如许:如此秀美。 7. 清中:清静之中。 8. 犹带:仍然带着。 9. 镜泉:清澈的泉水。 10. 无乃:恐怕是,表示推测的语气。 11. 虚怀若谷:心胸谦虚而能容纳一切。 12. 难: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困难。 13. 渭川:即“渭水”,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4. 川上:河边。 15. 隙地:空地,闲置的土地。 16. 龙飞:龙腾飞跃的样子,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 17. 一夜:一夜之间。 18. 风雷过:风雷过后。 19. 微形余迹:细微的形态和痕迹。 20. 了不见:完全看不见。 21. 武公:这里指的是唐代文人杜牧,他的字是武公。 22. 《淇澳》:即《淇澳诗》,是杜牧的一首诗作,描绘了他对竹子品格的理解和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无竹”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精神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开篇便描绘了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并将其融入这座山中的秀美景色之中。接着以“清中犹带镜泉寒”一句来形容竹子的高洁品质,暗示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谦逊的姿态。而后通过描述渭川地区的广阔土地和龙飞的风雷景象,进一步突显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诗的结尾处则引用了武公的《淇澳》之歌,以此表达出作者对竹子精神的热烈颂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明朝洪武年间,诗人王履写下了一首名为《山中无竹》的古诗。这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发现竹子的喜悦之情。然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却并非全然美好。 当时,明朝刚刚建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诗人王履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生,但在那个时代,他的才情并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投身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山林之中,王履发现了竹子这一美丽的植物。竹子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质让他深感敬佩。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山中无竹》,表达了他对竹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