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洪景伯韵 其二

标题包含
次洪景伯韵 其二
半刺风流雅好贤,幽寻同举蔡经鞭。 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 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活得很累。你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有时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只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或是不被讨厌。这不仅让你活得小心翼翼,还容易失去真实的自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和独立,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你需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和问题,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生活,所以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做一个真实的你,只需要对自己和对你关心的人负责就可以了。
去完善
释义
1. 半刺:指地方官员或低级官员。 2. 风流:这里是赞美洪景伯才情高雅的意思。 3. 雅好贤:喜好和尊重有才能的人。 4. 幽寻:寻找、探访隐居之人或物。 5. 同举蔡经鞭:一起骑马去探访。 6. 江梅:生长在江边、水边的梅花。 7. 为谁好:为了谁而美好。 8. 官柳:官道两旁的柳树。 9. 著行:成排地种植。 10. 自妍:自我生长得美丽。 11. 笔阵:比喻文学才华的竞技场。 12. 索敌:寻找敌人。这里指难以找到能与之抗衡的对手。 13. 诗锋:诗歌中的锐利语言。 14. 顾我:对我而言。 15. 敢争先:敢于一较高下。 16. 一春:整个春天。 17. 剩唤:尽情呼唤。 18. 忘忧子:解忧之人。 19. 要:想要。 20. 长鲸:巨大的鲸鱼。 21. 吸百川:指吸取众多河流的水。这里比喻吸收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寻访美好风景的情景,以“半刺”和“雅好贤”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则描绘了江边的梅花竞相开放的美景,官柳更是独自绽放着美丽,寓意着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颈联则表达了诗人之间相互欣赏和激励的态度,各自的才华横溢,使得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友好的竞争氛围。尾联则以“忘忧子”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向往像巨鲸一样吸收和包容各种知识的理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友情与竞争等方面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洪景伯韵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曾惇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此时,曾惇已步入中年,人生阅历丰富,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出身,历任地方官吏,后因直言敢谏受到排挤,被迫离开官场。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尽管宋孝宗在位时实行一些改革措施,但未能扭转局势。此时,文人墨客普遍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希望在文学创作中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曾惇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