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野步简贺子忱蔡瞻明
步屧溪南探野梅,冲寒仍与故人来。
竹边嫩蕊为谁好,雪后恶云今日开。
照夜剩呼修月户,惜花须筑避风台。
中郎华发殊堪酒,更挽稽山贺监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步在小溪南边的田野寻找野梅花,顶着寒风仍然和旧友相会。
竹子边上新生的嫩芽是为了谁而生长得如此美好,雪后的天空乌云渐渐消散。
照亮夜晚还要呼唤修理月亮的门,珍惜花朵就要筑起避风的台子。
昔日的朋友现在已经白发苍苍,共同举杯畅饮,或许可以唤回曾经的自己。
去完善
释义
1. 步屧(xiè):意为步行。
2. 溪南:溪水的南边。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3. 冲寒:冒着寒冷。
4. 故人来:老朋友来访。
5. 竹边嫩蕊:竹子旁的鲜嫩花朵。
6. 为谁好:为了谁而美丽。
7. 雪后恶云:形容乌云翻滚的恶劣天气。
8. 照夜:在夜晚照亮。
9. 修月户:指修补月亮门窗,喻指修缮房屋。
10. 惜花:怜爱花朵,担心花朵凋谢。
11. 避风台:躲避风吹的平台或建筑。
12. 中郎:官职名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13. 华发:花白的头发,形容年老。
14. 殊堪酒:非常值得饮酒。
15. 更挽稽山贺监回:意指让贺子忱和蔡瞻明共同欣赏稽山的美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意境丰富,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探访江南野外美景的情景。诗中的“步屧溪南探野梅”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与故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依然兴致勃勃地寻找梅花。接下来的“竹边嫩蕊为谁好,雪后恶云今日开”则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美丽,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照夜剩呼修月户,惜花须筑避风台”两句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爱护。最后,以“中郎华发殊堪酒,更挽稽山贺监回”结尾,展现了作者豪放潇洒的气质和超脱尘世的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江南野步简贺子忱蔡瞻明》,是北宋诗人曾惇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表达诗人在自然风景中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曾惇生活在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他在政治生涯上虽未达到高位,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颇有建树。他曾游历江南各地,领略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江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农业条件,成为了北宋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诗人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