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閟堂

标题包含
清閟堂
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 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 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 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 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 退食静隠几,微风冷衣巾。 乃知王子猷,真是我辈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洪郎颇高雅,不亚于贺季真。 推开窗户,风吹过,清新宜人。 亲手种植的渭川竹子,对着北海的酒杯。 一生中有许多持久的朋友,但到了晚年只有这位朋友能陪伴。 这位朋友不能疏远,也不容易亲近。 众多的桃李之中,哪里能寄托这份清澈的情谊。 闲暇时安静的靠着桌子,微风吹拂,凉意扑在衣袖上。 因此知道,王子猷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一类人。
去完善
释义
《清閟堂》注释: 1. 洪郎:指唐代诗人洪迈。 2. 雅吴语:指洪迈的诗歌作品。 3. 贺季真:指贺知章,唐朝诗人,以饮酒赋诗著名。 4. 开轩:打开窗户。 5. 风烟:风中烟雾,这里形容清新之气。 6. 爽气:清凉的气息。 7. 渭川竹:指渭水的竹林,象征高洁的品质。 8. 北海尊:指北海的酒杯,比喻豪爽的气度。 9. 耐久朋:指能够长久相处的朋友。 10. 独此君:只有这位朋友,这里指洪郎。 11. 此君:指洪郎。 12. 疏:疏远。 13. 未易亲:不容易亲近。 14. 桃李行:指追求名利的人。 15. 清尘:指清洁无尘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品质。 16. 退食:休息时。 17. 静隠几:安静地靠着桌子。 18. 微风:轻微的微风。 19. 冷衣巾:使衣服和毛巾感到凉爽。 20. 王子猷: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喜欢游玩山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21. 我辈人:志同道合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曾惇的这首《清閟堂》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己的高雅情操。诗句中以“洪郎”来喻指友人,赞美其才情不逊色于唐代诗人贺知章(字季真)。诗人在描绘清閟堂的场景时,用到了“风烟上”、“爽气朝朝新”等词句,展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栽种竹子,与友人共坐饮酒,表达了彼此间深厚的友谊。在咏叹人生之际,诗人以“此君”比喻自己坚韧的性格和品质,与世俗的虚浮形成鲜明对比。末尾一句,借王羲之(字子猷)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感,呼应全诗主题,使整首诗给人以深刻的意境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閟堂》是宋代诗人曾惇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中晚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繁荣的时期,但是宫廷斗争也较为激烈。 曾惇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曾巩是北宋著名文人,曾任尚书户部侍郎等职。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曾惇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成年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曾担任过知县、知州等地方官职,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见识。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内部存在着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曾惇作为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治理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以改善民生和国家财政状况。然而,他在政治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因此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清閟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诗中提到的“清閟堂”是作者的书房名,意为清净的地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曾惇在政治失意的背景下,选择了寄情山水、闭门著书的文人生活方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