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 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甫在穷困的小巷里休息,写诗感叹秋雨连绵。 让马群空闲下来,真正想要洗尽历史的沧桑。 我明白文笔的神奇,不会再因为思考而羞愧。 这位诗人已经离去,去往天宫担任官员。 向下看这个纷扰的世界,也不过只是一片尘土。 后来的学者如同秋天的蝉,喧哗声中毫无价值。 张月卿曾折槛抗争,传承着家国的规矩。 编织出华丽的锦缎,歌声如宫商的鸣响。 追求正始之音,雅颂的音乐紧随其后。 当今的风骚之人,不过只有那么几个。 难道他们真的是污浊的人吗?他们得到的是千载难遇的贤士。 心灵之源突然清澈,可以面对面地认识所有的祖先。 哪里需要登上绝妙的巅峰,经历艰险的旅程。 立刻就可以呵斥那些不善的人,在自己的房子里倾听神秘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少陵:杜甫的号,此处代指杜甫。 2. 马群空:语出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六朝伶官舞娟娟,兽炭温炉酒被宽。故垒萧萧芦荻秋,系缆沙头纵钓舟。” 3. 上界:天上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4. 五浊世:佛教用语,指人类社会存在的五种污染——贪、嗔、痴、慢、疑。 5. 秋蝉:秋天的蝉鸣声。 6. 月卿:汉代官制中的一种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尚书郎。 7. 折槛:指大臣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8. 织成锦绣段:比喻写文章如同织锦一样精美。 9. 正始音:指魏晋时期音乐的风格。 10. 雅颂:《诗经》中的两类诗篇,分别代表宫廷诗和颂扬功德的诗篇。 11. 皇武:赞美皇帝的诗歌。 12. 风骚将:指擅长文学创作的才子。 13. 尘滓人:指尘世中的人。 14. 百世士:指历代英才。 15. 心源:指内心的精神境界。 16. 妙高:佛教术语,指达到解脱境地的方法。 17. 善才:佛教术语,指具备善行和智慧的人。 18. 密语:佛教术语,指秘密传授的教义。
去完善
赏析
曾惇的这首《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 其二》,是对杜甫及其诗篇的敬仰和赞誉。首先他提到杜甫生活困顿却才华横溢,通过诗歌感叹秋雨;其诗篇影响力之深远,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感受到笔端的神奇力量。尽管身世坎坷,但杜甫并没有被阻碍其创作的欲望。 诗人感慨杜甫已离世,但他在文学世界的地位依然崇高,犹如天宫中的官府一般神圣。与此同时,他看到眼前的世界充满俗气,各类学识浅薄的文人宛如秋蝉般令人厌恶。相比之下,诗人高度评价了朱知裁家族的规矩礼仪和他们丰富的诗词修养。通过精美的篇章,他们传承了诗歌的正统声音,用高雅的诗篇歌颂君王的美好品德。 曾惇认为现在的诗人词家,能够与朱知裁相提并论的屈指可数。而这位诗人并不把世俗之人放在眼里,他认为得到如此有才华的人赏识,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最后他以禅宗悟道比喻自己内心突然开朗,感受到在面对面交流中就能认识到的诗之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曾惇完成了《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这首诗。此时他已被贬谪至黄州,担任通判一职。 诗人在此期间的人生经历颇为波折。他曾因触怒权臣而被贬至黄州,后又因秉公执法而得到皇帝赏识,官至尚书省郎官,旋即又因为反对变法而被逐出朝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深刻体会到了宦海浮沉的无常和命运的难以把握。 北宋时期,新党与旧党之间政治斗争激烈。曾惇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坚决捍卫儒家传统,对新法持批判态度。然而,他的正直与执着使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屡受挫。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