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景伯饮诸丈分绣阁以诗戏之
新营小阁面孱颜,领客开樽紫翠闲。
千里画图供徙倚,一时名胜喜跻攀。
好风已破晚来暑,小雨不遮湖上山。
老子个中殊不浅,尚堪同醉看弓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的小屋旁边有一座青山,邀请朋友们来到这里饮酒闲聊。美丽的景色好像一幅千里的画卷,让人流连不已。这时的好风已经吹散了傍晚的热气,虽然下着小雨,但山色湖光依然清晰可见。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我们不妨一起欣赏美景,享受人生。
去完善
释义
1. 新营:新建的居所或者建筑。
2. 面孱颜:面临高耸的山峰。
3. 领客:邀请客人。
4. 紫翠闲:形容山间的景色优美静谧。
5. 千里画图:指远处的美丽风光如同画卷一般。
6. 徙倚:来回徘徊,流连忘返。
7. 一时名胜:当时有名的风景胜地。
8. 跻攀:登山,攀登。
9. 好风:和风,轻风。
10. 尚堪:还可以,表示仍能承受或接受。
11. 看弓弯:观看射箭比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新建成的绣阁,共赏美景的情景。首联点明了地点与环境:新营的小阁位于山脚下,透过窗户可见到壮观的山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招待客人,共享美酒佳肴。颔联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视线投向远方,仿佛在千里画卷中漫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颈联则通过描写晚风驱散暑热和小雨滋润山色,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愿望。尾联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表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与朋友们共同品味人生的快乐。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他在闲暇之余享受生活的高雅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曾惇在波谲云诡的朝政和社会变迁中创作了《洪景伯饮诸丈分绣阁以诗戏之》。该诗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生活图景和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深刻领悟和真挚情感。
北宋初年,中国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然而,权力斗争、党争激烈,使朝廷政治生态复杂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许多文人雅士选择避世隐居,寄情于山水之间。曾惇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点。
《洪景伯饮诸丈分绣阁以诗戏之》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曾惇身处江湖之远,远离朝廷纷扰,与其他文人一起饮酒赋诗,寄托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