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新亭
怀玉知名寺,诸峰翠插天。
凌云飞略彴,照水舞蜿蜒。
午日孤穿履,新凉定著鞭。
更须烦惠远,小立虎溪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怀念那著名的寺庙,群山翠绿直插云霄。
凌空飞跃的虹桥,映照着蜿蜒的水流。
中午时分独自穿行,新凉时节定当鞭策。
更需要麻烦惠远了,在虎溪旁边小立片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怀玉:即怀玉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境内。
2. 插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3. 凌云:指亭子飞檐翘角,犹如凌空飞舞。
4. 略彴:简捷的小桥。
5. 舞蜿蜒:形容水流弯弯曲曲,像舞蹈一样优美。
6. 孤穿履:独自穿过树林。
7. 穿履:穿越树林。
8. 新凉:初秋时清凉的感觉。
9. 著鞭:鞭策,鞭策马前进。
10. 惠远:东晋名僧慧远,居住在庐山东林寺,以书画艺术著称。
11. 小立:稍作停留。
12. 虎溪:虎溪桥下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龙溪新亭》是南宋诗人曾惇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怀玉知名寺”以及“诸峰翠插天”等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凌云飞略彴”与“照水舞蜿蜒”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而“午日孤穿履”和“新凉定著鞭”则暗示了诗人在炎炎夏日里,独自穿过草地,寻找清凉的感觉。最后两句“更须烦惠远,小立虎溪边”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美景的心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景与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溪新亭》是南宋诗人曾惇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此时的曾惇已经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文人墨客。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龙溪新亭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的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选择隐居山林,以远离世俗纷争。曾惇也不例外,他在创作这首《龙溪新亭》时,正身处江湖之远,过着隐逸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使他有机会亲近自然,感受山川之美,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此外,南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理学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曾惇作为一位儒士,他的诗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哲理内涵。在《龙溪新亭》中,他以龙溪新亭为象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与当时理学的思想观念相吻合。
去完善